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插值法模拟中国PM2.5在10kmx10km空间网格尺度上的暴露水平,利用BenMap工具估计2017年中国PM2.5污染的健康损失,在城市尺度上对PM2.5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意义层面上,2017年PM2.5污染共计造成我国321435例早逝、746078例住院、14877551例患病,健康经济损失约为12625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1.53%.从城市尺度来看,健康效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效应,京津冀地区城市较为严重.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以“高-高”型和“低-低”型分布为主,即健康经济损失高值城市相互聚集、健康经济损失低值城市也相互聚集,并且存在高值城市之间相互影响并逐渐向四周扩散,进而影响周围低值城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臭氧度量指标对我国人群总死亡风险的影响.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服务平台、 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了建库至2020年12月底发表的相关时间序列研究和病例交叉研究,最终纳入22项合格研究.按照臭氧每日1 h最大浓度(O3-M1h)、每日8 h最大平均浓度(O3-M8h)和每日24 h平均浓度(O3-24h)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O3-M1h指标(RR#, 1.005 2; 95%CI, 1.003 1~1.007 3)与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的关联更加密切,O3-24h指标(RR#, 1.003 6; 95%CI, 1.002 5~1.004 8)和O3-M8h指标(RR#, 1.003 1; 95%CI, 1.002 2~1.004 1)关联较弱. 3类指标的亚组分析表明,冷季臭氧的总死亡风险更高,老年人(≥65岁)更容易受臭氧污染的影响,且北方地区总死亡风险高于南方地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利用2008~2017年全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PM2.5为空气污染的代表指标,探讨中国空气污染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动态关系,考虑到公共健康的空间效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PM2.5浓度每增加1%,城市总人口死亡率增加0.040%;考虑空间效应后,PM2.5浓度每增加1%,城市总人口死亡率增加0.0606%.PM2.5污染对公共健康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由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PM2.5污染对城市公共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增加,表明忽视空间相关性的存在,会低估PM2.5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公共健康有较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利用2008~2017年全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PM2.5为空气污染的代表指标,探讨中国空气污染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动态关系,考虑到公共健康的空间效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PM2.5浓度每增加1%,城市总人口死亡率增加0.040%;考虑空间效应后,PM2.5浓度每增加1%,城市总人口死亡率增加0.0606%.PM2.5污染对公共健康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由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PM2.5污染对城市公共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增加,表明忽视空间相关性的存在,会低估PM2.5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公共健康有较强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7年全国1365个监测站点的实时监测数据,运用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揭示近地面臭氧(O3)污染的时空分布格局,并利用BenMap工具在10km×10km空间网格尺度上估计O3污染的健康损失和健康经济价值.结果表明,O3浓度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变化,呈倒"V"型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性,即高值或低值区域集中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通过O3暴露系数模拟人群室内、室外O3暴露情况,在统计意义上估计得到2017年O3污染共计造成我国全因早逝人数98473例(95%置信区间:53419~143292),其中心血管疾病早逝风险约占45%,以不同学者估算得到的单位统计生命价值为基础,估计得到的健康经济损失在197~978亿元之间,约占2017年全国GDP的0.05%~0.26%.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评估PM2.5污染,通过Meta分析,系统回顾已有文献并对中国人群的PM2.5健康效应进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Benmap模型和CGE模型,估计2017年全国PM2.5污染造成的国民经济影响.结果表明,中国PM2.5污染造成的全因早逝、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脑卒中(住院)、缺血性心脏病(住院)、心血管疾病(门诊)、呼吸系统疾病(门诊)OR值分别为1.007(95% CI:1.005,1.009)、1.014(95% CI:1.009,1.019)、1.006(95% CI:1.002,1.011)、1.007(95% CI:1.005,1.010)、1.006(95% CI:1.002,1.010)、1.006(95% CI:1.004,1.008)(per 10μg/m3).2017年,PM2.5污染引起的中国年均劳动损失为2590.34万d,居民额外医疗支出为86.39亿元,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1.48%.  相似文献   
7.
以PM2.5为标志性污染物,构建了交通行业“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健康影响”评估模型,旨在了解我国交通行业污染排放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程度和趋势.2010~2018年,我国交通行业PM2.5排放量在38.4~42.78万t波动,道路和水路部门贡献了97%左右的排放量;历年交通行业污染排放引起的居民健康损失相近,以2018年为例,全因早逝人数为14.9万例,心血管疾病住院15.91万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10.37万例,心血管疾病门诊641.69万例,呼吸系统疾病门诊630.99万例;交通行业污染排放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则增长迅速,由2010年的1380.1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479.42亿元,约占历年全国GDP的0.33%~0.3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