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南部油田的物性差,油井的井口电加热器能耗能高、耗电量的现象。以油井套管气为燃料,推广应用真空相变加热炉和自动管道加热器等两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电效果和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潘碧灵 《环境保护》2013,41(6):33-34
各级政府应把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基本环境质量作为其重要公共服务职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真正动真格、下狠功、出重拳,真抓实干。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一时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和梦想。然而,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肆虐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雾霾,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外媒体甚至宣称这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人民群众对环境恶化越来越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3.
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北京市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选取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怀柔区和石景山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实验区工业领域典型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分析了高能耗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情况及其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怀柔和石景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均呈现能源消费高度集中的主要特征。此外,对代表性企业实施的余热回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改造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继续深入挖掘潜力,为"十二五"期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业节能工作的深化和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的省份,长期形成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工业体系,是制约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24日,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王金山在会上指出,2007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  相似文献   
6.
张庆阳 《环境教育》2015,(Z1):88-90
<正>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全球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面对气候变暖可能给本国农业、渔业、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日本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导创建低碳社会。日本创建低碳社会有3个基本理念:一是实现碳的最低排放。其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社会体系,使得工业、行政、国民等社会的所有组成部门都认识到地球的有限性;使人们拥有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物的社会中挣脱出来的意识,通过推动节能、利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管理制度和管理政策体系整体趋向精细化工的大背景下,结合环保科研的科学性和现行管理体制下各部门与环保相关职能和政策体系设置的可操作性二者的共同需求,以典型水环境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为例,在界定污染因子范围的基础上,基于产排污强度、产排污总量、产排污浓度、污染物治理达标成本和污染物毒性等相关定量指标,提出一整套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且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的"两高一资"行业定量化判定标准体系,并以石化、纺织和轻工等行业中的典型"高污染"产品为例对此套判定标准进行了验证,证实了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今后科学地开展行业环保工作、有针对性地发挥相关政策在促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方面政策实效提供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和连接点。  相似文献   
8.
林琪 《环境》2014,(10)
正国际环境科学界将"棕地"作为城市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搬迁后遗留下来地块的统称,而在全世界的各个国家,"棕地"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改造方式。"棕地"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英文名为Brown Field,也译作"棕色地块",是指被遗弃,闲置或不再使用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及设施,这些地区的扩展或再开发会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因此变得复杂。如今,国际环境科学界将它作为城市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搬迁后遗留下来地块的统称,而在全世界的各个国家,"棕地"也有着不同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我国环保工作偏重污染物治理,使得节能和环保脱钩的情况多有发生,将能耗指标与减排指标同时纳入环保工作重点,是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单位GDP能耗、非化石能源比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约束性指标的必然诉求。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释过往环保工作中被忽视了的高投资带动高能耗发展的弊病,为大力推进"十二五"规划中各项环保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套炉是天然气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避免水合物形成的一种常见设备。现场水套炉应用过程中,往往会片面的认为水套炉温度越高越利于防治水合物生成。通过对某气井流体流程和水套炉自用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过高的水套炉的温度会导致分离器分离效果变差,从而导致水套炉自用气含水量增多,由于自由水增多,在相同压力降下,更容易形成水合物,造成管线堵塞。通过在水套炉出1:7处增加一个针型阀或者调压切断阀,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套炉对气流的加热温度,达到控制水合物生成和降低水套炉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