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13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901篇
基础理论   232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地区农用地污染调查及风险管控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提出以土壤中全量浓度筛选值和管控值作为衡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标准,对湖南省部分稻田农用地土壤及点对点稻米样品中镉、铅、砷、汞的总量和有效态浓度及稻米中含量进行监测,根据重金属总量浓度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3组。结果显示:(1)土壤及稻米中镉含量基本为随着风险级别的升高而增加,铅、砷在土壤和稻米中含量无规律性结果,汞监测结果均为未检出。(2)低风险组稻米镉超标率为12. 0%,高风险组稻米镉达标率为33. 3%,表明利用总量浓度对农用地土壤潜在风险进行分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依据4种重金属在土壤中总量及稻米(早稻)中含量情况,对风险级别进行调整并综合判断:有58个样品为低风险组,占样品总数的68. 2%,超标率为零;有15个样品为中风险组,占样品总数的17. 7%,超标率为80. 0%;有12个样品为高风险组,占样品总数的14. 1%,超标率为100. 0%。调整后评价结果与上述标准的划分目标更接近,能够提高上述标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土壤淋洗废液中污染物的选择性去除是实现淋洗液回收的关键.本文以硫化钠(Na2S)、乙基黄原酸钾(PEX)、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作为重金属沉淀剂处理电子垃圾污染土壤模拟淋洗废液,在筛选出Na2S作为理想重金属沉淀剂的基础上,研究初始pH值、反应温度、沉淀剂浓度等因素对Na2S分离络合态重金属的影响,并通过软件模拟和产物表征等方式推测反应机理.结果表明:Na2S对柠檬酸络合态重金属的分离顺序依次为Cu、Pb、Cd,符合硫化物溶度积原则;反应温度、初始pH值对Na2S处理络合态重金属无显著影响,重金属去除率均保持在90%以上,柠檬酸的回收率约为95%;Visual MINTEQ模拟结果显示,S2-投加前液相中重金属主要以H2CA-、HCA2-和CA3-结合形式存在,S2-投加后液相中重金属则以HS-和S2-结合形式存在;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表明,S2-与金属阳离子按物质的量比1:1生成硫化物沉淀物,沉淀主要呈团聚、成簇和圆片状存在;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产物中存在CuS、CdS、PbS和CuPbS2.本研究结果可为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废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江北新区分流制雨水管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粒径沉积物中铵态氮(NH3-N)和硝态氮(NO3--N)干期分布特征,分析其随干期长度的变化关系,并探讨沉积物理化性质及微生物菌群结构对NH3-N和NO3--N干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0.075mm的沉积物中NH3-N占比最高(交通区30.8%,商业区36.7%);交通区粒径≤0.075mm的沉积物中NO3--N占比最高(33.0%),而商业区粒径0.075~0.15mm沉积物中NO3--N占比最高(34.4%);干期长度与交通区0.075~0.15mm粒径段的沉积物中NO3--N含量及商业区粒径≥0.3mm的沉积物中NH3-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最显著;雨水管道沉积物中NH3-N和NO3--N的干期分布与O-H和N-H等官能团、表面极性和亲水性、微观形貌等有一定关联;交通区雨水管道沉积物中Gemmobacter等反硝化优势菌种(相对丰度总和为20.15%)对NO3--N干期分布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运用三维荧光光谱示踪平水期东平湖DOM荧光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与氢氧同位素指标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大气降水的DOC贡献进行估算,以期为东平湖的污染控制及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东平湖平水期DOM主要由类蛋白组分(C1和C4)和类腐殖质组分(C2和C3)构成,以类酪氨酸组分C1为主,C1所占比重将近50%.平水期东平湖DOM同时受陆源、内源及大气降水的影响,但以内源输入为主;外源输入中大气降水补给与大汶河输入所占比例相当;大气降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碳输入可能会对东平湖DOM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需进一步系统研究.氢氧稳定同位素与溶解态有机碳以及类腐殖质荧光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DOM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氨酯泡沫-被动采样法(PUF-PAS)采集鸭儿湖地区大气样,研究典型污染源地区大气中有机氯农药(OCPs)组成、来源及土-气交换现状。鸭儿湖地区大气中OCPs主要组成为艾氏剂(Aldrin)、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六氯苯(HCB)、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和a-硫丹(α-Endosulfan),约占OCPs总量的84%。较高浓度Aldrin(平均浓度为161.25 pg/m3)广泛存在应引起高度重视。HCHs(平均浓度为89.64 pg/m3)和DDTs(平均浓度为92.29 pg/m3)普遍存在且含量高,污染程度比较明显。HCHs异构体中β-HCH高于α-HCH,远远高于γ-HCH和δ-HCH,说明HCHs经过长期降解已逐渐稳定下来;来源分析推测存在工业HCHs的使用或者受大气长距离传输影响。DDTs在各点位分布明显不同于HCHs,且各点位DDTs的六种组成均存在很大差别,可能由于点位地理位置以及农药使用情况导致;来源分析推测大气中DDT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鸭儿湖地区OCPs土气交换研究表明,HCHs主要表现为从大气向土壤中沉降;DDTs在大多数点位源于土壤中历史残留的挥发,部分点位受到大气长距离传输影响。  相似文献   
6.
兰州城区大气粒子态汞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发现在市工业区,粒子态汞浓度高,冬,夏平均值为0.91和1.00ng/m^3,最高达1.92ng/m^3,冬夏季无显著性差异,秋季浓度低,交通频繁区和交通商业混合区冬季平均值0.45ng/m^3,夏季0.49ng/m^3在清洁区大部分在0.10ng/m^3左右,最低0.070ng/m^3,显示夏季和城区粒子态汞浓度偏高的特征。工业区粒子态汞主要是由人为污染产生的气态汞吸附在同一污染源的粒尘  相似文献   
7.
陈赋杏  李国刚 《干旱环境监测》1995,9(3):129-131,146
在强酸性介质中,VO^-3与N-苯甲酰基羟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能定量地被CHCl3萃取。萃取液加入2--5-二乙氨基酚后可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并生生成橙红色的V-5-Br-PADAP络合物,有机相可直接用于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8.
作者前文所建立的狭窄海湾潮交换的分段模式的合理性由矩形海湾数值计算结果得到验证,并被应用于象山港海湾水的更新周期估算  相似文献   
9.
Kuo 和 Neilson 的分区段潮交换模式基于 Ketchum 潮冲程理论划分区段,并以各断面的回流系数来反映区段间的交换特征,是一个适合于狭长小潮湾沿程水交换近似估算的简捷有效的模式。本研究对该模式中的混合过程物理简化方式作了更为合理的修正,即引进了“内湾各相邻区段间水体混合交换同时发生”的设定。同时,基于对交换率概念的系统分析,本文还对模式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回流系数的特性及其简化确定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层控矿床中形成金属硫化物的还原态硫来自下列作用过程:①在沉积物理藏不深、温度小于90℃的条件下,细菌可将海水流好盐还原;②分散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热成熟过程中可释放出H2S;③硫酸盐在较高温度(>100℃)的地下深处通过化学反应可形成非生物H2S。上述三种方式形成的还原态硫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