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660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燃煤产生的NOx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NOx的危害,改善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NOx的排放控制。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燃煤NOx污染控制技术及其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燃煤NOx污染的控制方向。  相似文献   
2.
酸性气H_2S原料气量不足,造成低负荷开车,通过开车实践,探索,着重解决了催化剂床层积碳、反应器积硫、硫冷凝器列管堵塞、H_2S原料气喷嘴烧坏、废热锅炉的腐蚀等一系列问题,成功地实行了低负荷运行。论述在开车的过程中所解决的一些问题及装置低负荷运行方法可作为同类装置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正  李俊奇  王文亮  车伍  俱晨涛  赵杨 《环境工程》2020,38(4):10-15,38
海绵城市建设是在继承我国古代先贤智慧和参考国外经验,系统总结我国雨洪管理领域长期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水系统实际问题提出的城市发展方式,其核心是构建基于绿灰结合的现代城市雨洪控制系统,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综合措施,实现"治涝"与"治黑"等多重目标。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海绵城市核心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的内涵与联系,对于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落实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科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地块汇水区颗粒污染物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海绵工程建设多集中在地块汇水区单元内开展,通过多个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协同完成地表径流水质水量的调控,但基于地块汇水区尺度下城市面源污染的产生和控制效果鲜有报道.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硬化率地块汇水单元内的面源颗粒污染物晴天累积、降雨冲刷、地表径流及径流输出负荷状况.结果表明,地块汇水单元内硬质路面是面源颗粒污染物贡献的最主要的下垫面类型,中硬化率(61.1%)地块和高硬化率(73.6%)地块路面街尘累积量分别约占汇水区单元的88.4%(2.22~12.51 g·m~(-2))和90.1%(4.99~33.43 g·m~(-2)),对径流SS的输出贡献比率分别约为91.7%(0.97~7.34 g·m~(-2))和90.5%(0.92~18.77 g·m~(-2)),降雨径流SS污染负荷占比分别约为95.2%和83.1%,经LID设施处理后输出径流污染负荷约为地表径流的24.0%和40.2%.硬质路面的街尘晴天累积及降雨冲刷以150μm为主,地表径流及输出径流则以50μm粒径段为主,同时地块不透水比例的增加,细粒径(105μm)颗粒物的累积及冲刷分布增大(24.4%和106.4%),而粒径50μm的颗粒物在路面径流中的分布减小(12.4%).屋面的街尘累积、冲刷及降雨径流的粒径分布状况与硬质路面大致相似,但中硬化率地块(1 000μm)和高硬化率地块(250~450μm、45μm)在3个粒径段范围的颗粒物累积和冲刷相较于路面街尘粒径分布明显增加(1 000μm:58.1%和108.5%; 250~450μm:72.9%和41.8%;45μm:59.2%和64.8%).以上结果揭示了颗粒污染物在地块汇水区尺度下的污染全过程(累积-冲刷-输出)分布及LID设施对地块整体SS污染负荷的控制效果,可为地块汇水单元内LID设施工程绩效的科学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州冬季霾天气大气PM2.5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收集了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的PM2.5浓度观测数据及同步气象数据,分析了冬季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趋势以及霾日期间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和小时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观测期间PM2.5日均值浓度为69μg/m3,霾日期间PM2.5日均值浓度为72μg/m3.冬季霾天气的发生频率为45%,霾天气过程最短持续2天,最长持续9天.较高的PM2.5浓度和较高的相对湿度及较小的风速是导致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霾日期间PM2.5小时浓度变化趋势与人类活动周期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气细菌数量、霉菌数量与风速相关性的研究,得出齐市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无相关性;春季气候干燥,风沙大,有相关性;雨后大气细菌数量与风速无相关性,大气霉菌数量与风速相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上海市1986年6月至1987年5月间5个自动监测站的全年每日逐时SO_2浓度平均值和同步的风速平均值资料,按季进行比较、归纳,得到风速—SO_2浓度的诊断判据,并利用1984年全年的相应资料进行验证,准确率达85%;得到了各季浓度—风速的回归方程,和浓度—风速、温差的二元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负荷情况下运行的燃煤锅炉烟尘排放浓度测试,探讨了低负荷间歇运行燃煤锅炉的烟尘排放规律.随着锅炉负荷的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变大,烟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也变大.在相近低负荷条件下运行的不同出力的锅炉,额定出力大的锅炉烟尘排放量大.在燃煤量相近而在不同负荷状态下运行的两台锅炉,额定出力大的锅炉烟尘排放量大.对于常年低负荷运行时的锅炉,环境管理部门在对其烟尘排放进行监督管理时宜以低负荷运行时的烟尘测试教据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变速器壳体驻车耐久试验的失效根本原因,对变速器壳体进行低周疲劳优化设计.方法 首先排查壳体的化学成分、铸造质量,排除材料和工艺引起失效问题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驻车工况壳体变形、轴孔接触区域.根据局部应变分布特征,提出驻车轴修形的优化方案,并且根据壳体材料的低周疲劳参数,确定Coffin-Manson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壳体驻车轴孔优化前后的疲劳寿命.结果 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高达0.95%,确定应变过大是导致壳体失效的根本原因.驻车轴度修形的优化方案将最大拉应变降低到0.40%,塑性应变占比由42%降低到5%,疲劳寿命的预测值由原来的175次提高到7980次,满足试验循环次数1000次的要求,最终优化物理样机通过了驻车耐久试验验证.结论 使用的Coffin-Manson模型参数能准确地预测变速器壳体的低周疲劳寿命,驻车轴小角度修形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局部应变过大的失效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严静安 《环境科技》2005,18(Z1):114
以Models7976型溶解氧测定仪(DO)测量值低的处理解决办法为例,系统地研究每一个环节,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