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采用NaOH熔融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NH4OAc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不同植被治理措施下土壤的全K和速效K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①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中全K含量的大小次序是:人工草地〉农田〉人工灌木〉退化草地〉次生草地〉人工林地〉百里香草原,土壤中速效K含量的大小次序是:人工林地〉百里香草原〉人工灌木〉退化草地〉农田〉次生草地〉人工草地。②不同治理方式对土壤钾含量提高的差异明显,灌草类植被对土壤钾的提高效果较好,杨树林对土壤钾的恢复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2.
雨强对黄土区土壤钾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浩  张兴昌  邵明安 《生态环境》2004,13(3):369-372
通过不同雨强人工模拟冲刷试验,初步分析了雨强对黄土区土壤钾素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强(冲刷强度)增大,溶解态钾质量浓度,溶解态钾、缓效钾和速效钾流失量明显增加;在不同雨强的条件下,缓效钾、速效钾的流失量与坡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雨强对速效钾、缓效钾的富集率影响不大;雨强比坡度对缓效钾和速效钾的流失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NaOH熔融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NH4OAc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不同植被治理措施下土壤的全K和速效K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①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中全K含量的大小次序是:人工草地〉农田〉人工灌木〉退化草地〉次生草地〉人工林地〉百里香草原,土壤中速效K含量的大小次序是:人工林地〉百里香草原〉人工灌木〉退化草地〉农田〉次生草地〉人工草地。②不同治理方式对土壤钾含量提高的差异明显,灌草类植被对土壤钾的提高效果较好,杨树林对土壤钾的恢复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泾河中游将军村全新世黄土地层中钾素、低频质量磁化率、频率磁化率、Rb/Sr与年代学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黄土中钾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研究表明:(1)速效钾、缓效钾具有很明显的古气候指示意义,可作为衡量东亚夏季风强弱的一种敏感参数或代用指标,并且对微弱的古气侯波动反映更灵敏。(2)近万年来将军村剖面所经历的古气候变化特征:早全新世(11.20—8.05 ka BP)气候逐渐趋于相对暖湿,但气候冷干/暖湿波动频繁交替;中全新世(8.05—3.10 ka BP)气候适宜;晚全新世前期(3.10—2.00 ka BP)气候偏凉干;晚全新世后期(2.00 ka BP—至今)气候再度转为偏暖湿。(3)将军村剖面全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渐变形成的,但大暖期却在约3.10 ka BP时以气候突变形式终结。  相似文献   
5.
南方高产茶园土壤养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南方高产获园土壤养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茶园土壤表层碱解N100.3mg/kg、全N1.38g/kg.有机质31.0g/kg,均按丰富;茶叶产量与上壤碱解N呈显著正相关.由于重施磷肥,磷素在土壤中趋于积累.土壤表层全磷含量比相应的荒地土壤平均高0.47g/kg.由于少施钾肥.老茶园土壤比荒地土壤全钾含量明显下降,下降率最高达30.25%,平均达25.60%.高产茶园土壤具有独特的熟化层(20-40cm).红壤茶园土壤肥力最高,赤红壤和砖红壤茶园相近.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采用‘控氮、降磷、增钾”的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NaOH熔融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NH4OAc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试验区不同植被治理措施下土壤的全K和速效K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①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中全K含量的大小次序是:人工草地>农田>人工灌木>退化草地>次生草地>人工林地>百里香草原,土壤中速效K含量的大小次序是:人工林地>百里香草原>人工灌木>退化草地>农田>次生草地>人工草地。②不同治理方式对土壤钾含量提高的差异明显,灌草类植被对土壤钾的提高效果较好,杨树林对土壤钾的恢复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