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74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479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单槽转盘发尘器的研究赵钟鸣,赵宏,王能勤,单毅(武汉钢铁学院,湖北430081)(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1前言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空气污染的控制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除尘则是控制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无论是除尘器生产厂家标定除尘器的...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地块汇水区颗粒污染物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海绵工程建设多集中在地块汇水区单元内开展,通过多个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协同完成地表径流水质水量的调控,但基于地块汇水区尺度下城市面源污染的产生和控制效果鲜有报道.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硬化率地块汇水单元内的面源颗粒污染物晴天累积、降雨冲刷、地表径流及径流输出负荷状况.结果表明,地块汇水单元内硬质路面是面源颗粒污染物贡献的最主要的下垫面类型,中硬化率(61.1%)地块和高硬化率(73.6%)地块路面街尘累积量分别约占汇水区单元的88.4%(2.22~12.51 g·m~(-2))和90.1%(4.99~33.43 g·m~(-2)),对径流SS的输出贡献比率分别约为91.7%(0.97~7.34 g·m~(-2))和90.5%(0.92~18.77 g·m~(-2)),降雨径流SS污染负荷占比分别约为95.2%和83.1%,经LID设施处理后输出径流污染负荷约为地表径流的24.0%和40.2%.硬质路面的街尘晴天累积及降雨冲刷以150μm为主,地表径流及输出径流则以50μm粒径段为主,同时地块不透水比例的增加,细粒径(105μm)颗粒物的累积及冲刷分布增大(24.4%和106.4%),而粒径50μm的颗粒物在路面径流中的分布减小(12.4%).屋面的街尘累积、冲刷及降雨径流的粒径分布状况与硬质路面大致相似,但中硬化率地块(1 000μm)和高硬化率地块(250~450μm、45μm)在3个粒径段范围的颗粒物累积和冲刷相较于路面街尘粒径分布明显增加(1 000μm:58.1%和108.5%; 250~450μm:72.9%和41.8%;45μm:59.2%和64.8%).以上结果揭示了颗粒污染物在地块汇水区尺度下的污染全过程(累积-冲刷-输出)分布及LID设施对地块整体SS污染负荷的控制效果,可为地块汇水单元内LID设施工程绩效的科学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体及沉积物氮磷水平对附植藻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沉积物及水体氮、磷浓度对附植藻类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及沉积物氮、磷升高对苦草(Vallisnerianatans(Lour.) Hara)上附植藻类生长、群落组成及其体内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水中氮、磷含量升高,附植藻类生物量及附植藻类氮、磷含量均呈极显著增加(p0.01).随着水体可获得的氮、磷浓度升高,附植藻类的相对丰度有所变化,舟形藻(Navicula)、小球藻(Chlorella)及微囊藻(Microcystis)相对丰度随着氮、磷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直链藻(Melosira)则相反,但舟形藻、直链藻、微囊藻、小环藻(Cyclotella)和小球藻均为群落的优势属种.沉积物氮、磷含量升高对附植藻类生物量、优势种丰度及群落氮、磷含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实验条件下,沉积物氮、磷含量对附植藻类影响不大,而水体氮、磷浓度升高显著地促进了附植藻类生长.研究结果也为解释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衰退及消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由多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新型复合型道路抑尘剂喷洒酒泉市肃州区道路,研究喷洒前后城市道路扬尘中PM_(10)、PM_(2.5)和氮氧化物的变化及抑尘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M_(10)平均去除率为20%,喷洒后能迅速捕捉并吸附微粒粉尘,加速粉尘颗粒凝聚,最好去除效果高达40%;对PM_(2.5)和氮氧化物的去除效果约15%,没有PM_(10)显著;相对于传统洒水方式,喷洒道路抑尘剂可以节省30%经济用水,且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  相似文献   
5.
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植物叶片中氟化物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柿树植物叶片中氟化物含量用浸提、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做了测定,取得了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近年来,南京市大气二氧化硫的污染现状及成因已有不少报道.但是有关大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市区主要绿化树木悬铃木叶片含硫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988年7月和9月对市区各不同功能行政区悬铃木叶片含硫量进行了采样、分析;并同时对空气中三氧化硫进行了监测,根据已存的SO_2资料,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二、方法  相似文献   
7.
甲壳多聚糖废水净化剂用于肌醇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宁  胡国祥 《环境工程》1993,11(1):19-21
采用甲壳多聚糖废水净化剂处理肌醇废水,处理后的废水COD浓度和色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二级吸附处理的去除率分别为99%和94%以上。甲壳多聚糖废水净化剂再生容易,用少量水洗涤后,在空气中氧化6~8h,即可恢复吸附功能,可重复再生12次。  相似文献   
8.
对复混肥生产含尘、含酸、含氟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加石灰水喷淋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的除尘效率在90%以上,除酸效率在95%以上,除氟效率在90%以上,且碱水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低浓度渣油-水系乳化液的抑尘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坪龙  吴超 《环境工程》1997,15(4):37-40
本文介绍了作者用渣油-水系乳化液做路面抑尘剂在某矿露天坑3种不同类型路面进行的大规模工业性试验。现场测定结果表明:这种路面抑尘剂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防尘效果,长期使用该乳化液可取得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木材工业粉尘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木材工业粉尘污染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木材工业企业粉尘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控制粉尘污染的措施及发展趋势.保护环境是实现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从工艺、技术和装备方面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使作业环境和大气污染排放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