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但也会影响土壤NH3挥发和N2O的排放.探索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对于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利用Los Gatos Research(LGR)超便携NH3分析仪和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的特征,试验设4个处理(覆盖还田,即表面覆盖玉米秸秆,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JG0-0;常规还田,即秸秆与0~20 cm土壤混合,20~40 cm土壤扰动后填回,记为JG0-20;深还田,秸秆与20~40 cm土壤混合,0~20 cm土壤挖出后填回,记为JG20-40;对照处理,即无玉米秸秆还田,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CK).结果表明:①相比于CK,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土壤NH3挥发量,增加了土壤N2O排放量.与CK相比,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土壤NH3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12.38%、9.87%和5.73%;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30.19%、82.82%和36.53%,其中JG0-0和JG20-40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JG20-40处理下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增加了23.15%,JG0-0处理下玉米产量高于CK和JG0-20处理,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③对于NH3和N2O这两种气体的总累积排放量,各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NH3和N2O总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6.67%、52.08%和22.92%.④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氮素气态损失率均高于CK,JG0-0、JG0-20和JG20-40处理下氮素气态损失率分别比CK增加了17.50%、52.50%和22.50%.因此,综合考虑土壤NH3挥发量、N2O排放量和玉米产量等因素,JG0-0处理优于JG20-40、JG0-20处理.   相似文献   
2.
燃煤排放的污染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添加剂对煤炭燃烧的影响机理,指出配煤添加剂是改善动力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油品储运过程挥发损耗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燕化公司油品储运情况的调查,测算其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耗,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DZH型油罐挥发气自动回收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油罐挥发气(天然气)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本文提出将可编程控制器、变频调速器及二次仪表用于天然气压缩机控制、构成全自动化成套装置,为油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挥发气回收工艺手段.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单甲脒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农药单甲脒从本身纯物质及土壤表面的挥发行为.实验表明,挥发通量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单甲脒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挥发较其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挥发要快;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单甲脒的挥发通量随着土壤中农药的浓度增加、温度的上升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的增加最初促进单甲脒挥发,继续增加则可能使挥发减慢.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次、二次及多次相平衡/液上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挥发烃及其气液分配常数的理论关系式。给出分配常数倒数与定量分析误差存在线性关系;研究了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分配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苯的主要毒性作用及中毒症状 苯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烃,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易燃、有毒。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  相似文献   
8.
通常,炼油厂各种pH调至中性的下脚油,统称为中性废油。目前,某些工厂大都将中性废油作为燃料油使用。这种油的气味异常难闻,加之大部分工厂的油池敞开,滴漏严重,对周围居民有很大影响。由此而导致的厂群矛盾,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中性废油的污染进行了研究。本文以GC/MS技术测定中性废油的挥发组份,为研究其危害性提供依据。对石油及其各种产品的分析方法,文献很多。我们取不同来源的三种中性废油,在SE-54毛细管柱上,对其挥发组份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底泥中酸性挥发硫及同步浸提金属的测定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同步浸提金属与酸性挥发硫的比值在判断底泥重金属生物毒性方面有重要意义.描述了一套测定底泥酸性挥发硫和同步浸提金属的仪器装置和分析程序.从气体流速、反应时间、酸浓度、硫含量等方面研究了酸性挥发硫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酸性挥发硫的测定回收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mol/g(干泥).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我国煤矿煤尘爆炸特性值随其挥发分含量变化的规律;根据所得的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煤尘爆炸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