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表直接径流和基流均是流域非点源氮/磷养分输出的重要水文途径.科学认识和定量模拟基流氮/磷养分输出对于准确解析水源地水体非点源污染来源至关重要.基于Load Estimator模型和数字滤波算法,建立了定量水源地基流氮素输出的方法体系.以浙江省珊溪水源地的玉泉溪流域为例,利用玉泉溪2010-01—2013-12期间逐月总氮(TN)水质监测数据和逐日流量数据,展示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水源地基流氮素输出定量方法结果合理,模拟精度高,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分别为0.83和0.80;玉泉溪流域2010—2013年TN负荷量为141.21~274.68 t·a~(-1),平均208.63 t·a~(-1),年基流TN负荷量为84.39~168.68 t·a~(-1),平均127.69 t·a~(-1);基流对玉泉溪年均TN负荷量贡献率高达60%以上,流域基流养分输出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以分辨流域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为研究目标,在傅立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污染负荷时间序列中分辨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新方法——数字滤波法,探讨了数字滤波方程的参数与滤波次数的关系,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东江流域CODMn负荷的分割上. 应用实例表明,分割的点源和非点源负荷系列曲线符合点源和非点源负荷的产生特点,使用者能够在污染负荷分割过程中通过滤波参数的选取比较方便地加入自己的经验. 一般取较大滤波参数时,只需要3次滤波就能得出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入海河流南流江2003—2011年水质数据为例,通过水文估算法和数字滤波法对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别进行分割估算。结果表明,2003—2011南流江流域监测断面的非点源污染较为严重,采用水文估算法计算的多年平均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0.82,0.81,0.82,0.72;基于数字滤波法计算的多年平均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0.72,0.54,0.68,0.63。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的污染负荷分割结果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分解物SO_2和H_2S表征SF_6电气设备内部缺陷,是SF_6电气设备试验必检项,对两种气体的准确定量分析直接关系到SF_6电气设备内部缺陷种类和定位的正确判断。现有的现场检测技术不足以解决气体组分之间的干扰问题,因此,本文开展了相关选型和设计工作,获得基于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的SO_2和H_2S混合气体检测装置。采用差分法提取SO_2和H_2S紫外吸收光谱的快变部分,通过吸光度的扣减和浓度反演,去除在紫外吸收光谱区域H_2S和SO_2的交叉干扰问题。对其测试的原始谱图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去噪后获得平滑波形,进一步进行FFT变换和线性拟合,拟合优度达到0.999 9,提高了SF_6背景气体中SO_2和H_2S混合气体检测的灵敏度。所研制装置在系统信噪比为1时,混合气体中SO_2在190~230 nm和280~320 nm波段的检测极限分别为0.108μL/L和0.444μL/L,H_2S在190~230 nm波段检测极限为0.490μL/L,为现场检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源头上解决污染、有效对污染物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结合污染源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基于智能视觉的环境污染检测体系。通过公共端的光纤智能视觉系统对污染数据进程采集和传输,以实现高速快捷的信息传递效果。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利用率高等优点。为验证系统的实用性,通过仿真实验对系统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对所获数据进行测量,对该系统的准确性和线性度进行评价,同时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选取有效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香溪河流域主要支流开展了典型降雨事件过程中的水质水量同步监测,采用数字滤波法得到的基流指数分割了次降雨中的直接径流和基流,并用流量加权平均法估算了基流和直接径流中的氮素浓度,估算了降雨径流过程中点源和非点源氮素的入库(香溪河库湾)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氮素浓度与流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降雨初期径流冲刷效应使浓度升高,在流量峰值到达的同时出现浓度最大值,之后随流量的减小而减小,并逐步趋于稳定;各形态氮素直接径流的浓度均大于基流,输出负荷以非点源为主,所占比例均达到70%以上,负荷贡献率表现为:TN>DTN>NO3--N>NH4+-N,TN的输出以DTN为主,DTN的输出以NO3--N为主;氮素输出负荷与径流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TN、DTN、NO3--N、NH4+-N输出负荷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3、0.95、0.98、0.88。有效控制农业非点源氮素输出是防治香溪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参数递归数字滤波 (ERDF)、LOADEST模型和遗传算法,建立一种递归滤波基流负荷分割算法 (RFLSA),对千岛湖地区上梧溪流域的基流总磷 (TP) 负荷进行分割定量.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对双参数滤波日尺度退水常数和最大基流指数 (BFImax) 进行同步优化,可以有效提高ERDF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NSE = 0.92, RSR = 0.29, R2 = 0.92);以此为基础建立的RFLSA能够实现上梧溪流域基流TP负荷的准确定量 (NSE = 0.79, RSR = 0.46, R2 = 0.95),可以作为流域尺度上基流非点源污染定量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10月,上梧溪流域以基流形式输出的TP负荷量为0.167 kg·hm-2,占总径流负荷量 (0.302 kg·hm-2) 的比例高达55.30%.基流已经成为上梧溪流域非点源TP的主要输出途径,是该地区地表河流水体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大谱的非平稳随机振动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解决非平稳随机振动环境实测数据无法采用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的问题。方法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归纳总结FFT和数字滤波两种最大谱分析方法。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分辨率带宽时计算的优缺点,并分析其误差。对优选出来的最大谱分析方法进行举例验证。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基于比例分辨率带宽的FFT最大谱分析方法的误差最小。将FFT最大谱分析方法应用于某型炸弹9个架次自由飞振动数据的处理和环境条件确定中,结果合理有效。结论可用比例分辨率带宽的FFT法分析非平稳随机振动环境实测数据,为基于最大谱制定型号振动环境试验条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非点源污染的准确定量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综合考虑基流非点源污染的前提下,对传统输出系数模型(ECM)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以周为时间步长的输出系数模型(IECM),实现上梧溪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非点源总氮(TN)污染更加准确的定量识别.结果表明,IECM可以有效实现该流域TN负荷的模拟定量,校准期与验证期的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82和0.77,R2分别为0.87和0.84.基于IECM得到的上梧溪流域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地表径流和基流的TN输出强度分别为5.74 kg·(hm2·a)-1和9.85 kg·(hm2·a)-1,分别占总径流负荷的36.80%和63.20%.相较于IECM,ECM由于未考虑基流对非点源污染的贡献,其估算的地表径流TN负荷量较IECM高54.21%.显然,直接将基流非点源污染归结于地表径流将导致地表径流负荷输出强度的严重高估.基于IECM计算得到的上梧溪流域水田、草地、林地、旱地和人居地的以地表径...  相似文献   
10.
应用法国地震学家G.Poup inet等关于双子地震的有关理论,对云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资料开展应用研究,通过基线校正、数字滤波、波形对比等方法获得8对3级双子地震和武定地震易门台7对双子地震。对以上双子地震取起始3秒P波作富氏谱分析后进行谱比对数的斜率拟合。结果显示,由发生在6.5级姚安地震前7个月之内与之外时段的地震构成的双子地震,其P波谱比对数斜率绝对值都达到0.030以上,明显高于均由震前7个月之外发生的地震构成的双子地震谱比对数斜率;在距主震2°范围以内的台站可观测到双子波发生的变化。常熟台双子地震P波谱比对数斜率时间进程在南黄海地震发生之前也存在这一现象,但出现异常的时间扩大到9个月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