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预曝-混凝沉淀-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子午轮胎钢帘线厂废水,并循环回用.经过3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符合<污水再生利用设计规范>(GB50335-2002)中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指标,并达到车间生产用水要求.该工艺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完全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氧化沟工艺处理炼油污水效果的分析,提出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氧化钩工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国内开发研制水平轴曝气机的单位日益增多,因此建立较为统一、合理的水平轴曝气机性能指标、测试程序以及数据处理方法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充氧性能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论述了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对处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了讨论说明。这些内容对国内开发研制氧化沟水平轴曝气机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屠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预曝调节-接触氧化-气浮工艺进行处理。当进水COD浓度为980~1200mg/L时,出水COD浓度可降至76.1~104mg/L,优于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二级标准,此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适应于间歇性生产和季节性生产的屠宰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5.
孙云 《化工环保》2005,25(1):77-77
为了解决造纸废水回用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合作,采用膜化学反应器(MCR)装置对造纸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pH为7.0,COD为573.4mg/L,色度为630倍)进行了实验,探讨了温度、pH、氧化剂AK的剂量、曝气量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性随着季节和人类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惯而变化,针对我国北方城市研究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点,对影响厌氧发酵过程的相关成分如总有机碳(TOC)、总氮(TN)、蛋白质、脂肪和还原糖等进行了测定分析。通过厌氧消化实验,测得不同季节城市生活垃圾pH值、日产气量、沼气甲烷含量、甲烷累积量、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相应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三季度的含水率分别为64.81%和67.50%,高于一、四季度,一季度发酵原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2.56%和8.86%,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一季度甲烷累积量最高,达到17616mL,单位发酵原料的产气量为204.8mL/g,也是4个季度中最高的,说明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成分含量对厌氧发酵过程及结果影响比较明显。为进一步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生物燃气的工艺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猪粪厌氧消化的消化污泥为接种物,在中温(37℃)条件下,以连续进料的方式对餐厨垃圾的湿式厌氧消化进行了启动以及运行试验,监测整个实验过程中产气量、pH、VFA、碱度等能够反映厌氧消化的系统指标。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系统最佳有机负荷为2.8 kg/(m~3·d)(以VS计),超过此负荷后,依靠系统自身恢复和人工调节,pH很难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正常运行过程中,pH稳定在7.5~8.0,VFA稳定在2 000 mg/L左右,碱度在6 000~9 000 mg/L,氨氮在1 500~2 000 mg/L,底物含水率为96%~98%。系统超负荷运行后,产气量和pH下降,VFA浓度上升,碱度、氨氮、含水率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气量、水深和提砂管规格对活性滤料滤池提砂系统性能的影响,本实验以石英砂作为活性滤料滤池的提升介质,在恒定水头状态下,测量了不同管径下被提升的水和砂的体积和质量随压缩空气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气量的增大,提升系统的提砂量和提砂效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砂管管径是最大提砂量的限制因素,但提升的砂水体积比与管径无关;相同气量条件下,单位空气提砂量与水深呈线性关系.因此,在活性滤料滤池提砂系统的设计应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提砂管径,尽量增加浸水率,并注意控制气量以提升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9.
生物流化床处理污水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对生物流化床的研究始于70年代末。进入80年代后,我国己建成了不少中小型的生物流化床装置并投入生产,其中除电镀废水以外,也包括对印染、冶金、炼油、制药等废水处理。本实验采用将悬浮填料生物流化床工艺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曝气推动频繁交替A/O工艺脱氮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实验研究进行分析建立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的理论模型,为实践过程中有效调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MBBR工艺处理工业园区废水的参数进行优化比较,重点测试了不同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下MBBR载体生物膜降解速率,测试并分析了生物膜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曝气强度为350L/h,水力停留时间为12h,系统出水较优,COD去除率约为70.8%,NH3-N去除率约为91.7%,TN去除率约为38.3%。MBBR工艺表现出优异的氨氮去除效率,具备较高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能力。生物膜活性影响分析表明,曝气量增大有利于生物膜耗氧活性和硝化活性提高,但其对反硝化活性有抑制作用;水力停留时间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生物膜保持高活性;综合分析表明,气水比约为50∶1,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时,系统生物膜耗氧活性和硝化反硝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