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氟酸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氢氟酸烷基化装置,运行过程中氢氟酸的危害,污染源的分析,防治措施及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壳聚糖螯合剂去除水中Cu^2+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了用海虾、蟹壳为原料制取的脱乙酰度为69%的壳聚糖,在电解质存在下螯合絮凝除铜的方法,对Cu^2+浓度为20-60mg/l的水样,除铜率为99.5%。  相似文献   
4.
1概述甲壳素最早是由法国人HenriBraconnot发现的。他用稀碱处理菌素物质时,得到了一种类似纤维素的物质。后来人们在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的甲壳中发现大量存在这种类似纤维的物质,因此而称其为甲壳素,或称为甲壳质。也有称之为壳蛋白,几丁质,壳多糖等。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它是甲壳类动物,昆虫外骨路的主要成分,同时在一些霉菌的细胞壁中,分布也很广泛。据文献介绍,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估计有数十亿吨之多,远远超过其它的氨基多糖,是一种十分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蝎的自…  相似文献   
5.
兰炼烷基化废酸处理工艺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目前四种烷基化硫酸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兰炼应依托现有硫酸装置,采用裂解制硫酸工艺来处理烷基化废酸。  相似文献   
6.
1前言我国炼油厂的硫酸烷基化装置,每生产1七烃化油要产生80-100kg浓度为80-85%的废硫酸,其成份除硫酸外,还含有8~14%的有机物(聚会油)和水份。该废硫酸是一种粘度较大的胶状液体,其色泽呈黑红色,性质不稳定,散发特殊性臭味,很难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聚合油主要单体是高分子烯烃、二烯烃、烷基磺酸、硫酸酯以及溶解其中的硫化氢、硫酸等硫化物,单体种类达300余种。处理废硫酸不仅关系到消除废硫酸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可进一步完善硫酸烷基化工艺。所以,我国炼油厂及有关部门都极为重视,并作了大量而有成效的研究开…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回收工业废水中的蛋白质、酸性染料及重金属离子,效果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是一种从途广泛且极富开发应用价值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_2-CS微球光催化降解亚甲基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将用化学方法改性后的纳米TiO2与壳聚糖(CS)共混,通过反相悬浮、交联制备了纳米TiO2-CS微球光催化剂,以亚甲基兰为对象,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亚甲基兰的初始浓度、光照时间、不同pH值、纳米TiO2的含量、催化剂用量对亚甲基兰光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CS微球能显著地降解亚甲基兰,且易于回收、能重复使用,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脱色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壳聚糖、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色剂处理染料废水,该脱色剂对四种典型的染料的脱色率都接近90%。实验表明:当合成温度控制在50℃左右,壳聚糖结构单元:双氰胺物质量比为1∶2,反应pH为2,反应时间为3 h时,合成的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为最佳。实验同时比较了壳聚糖的盐酸溶液与脱色剂加入到染料废水后的紫外光谱变化,发现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要远远高于壳聚糖的盐酸溶液。实验研究了合成的脱色剂对上虞污水厂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其COD去除率比该厂使用的PAC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PVA微粒上Cu2+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粒径<200μm、在酸碱介质中溶胀率小且能稳定存在的壳聚糖/PVA微粒对Cu2+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 6,室温条件下,其饱合吸附量达56.0mg/g,随温度升高,吸附量降低.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G0、△H0和△S0,证实该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显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被吸附在壳聚糖/PVA微粒上的Cu2+,可被0.01mo/L的EDTS或HNO3溶液快速地脱附出来,其洗脱率分别为85.3%和6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