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张八岭地区的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动力学有不同解释。通过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从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岩浆岩、构造变形和变质等研究认为.该区从中新元古代起,经历了成谷、沉积.下沉、顺层剪切、深部熔融、塑性流动、层间褶皱.叠加折劈、宽缓褶曲、逆掩推覆,壳层滑动、熔融成浆、聚浆热隆、侵入或喷发.剥蚀夷平、堆积充填等铸成现今地貌景观.引起上述构造特征和演化的动力源自重力、热力和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惯性离心力等的结合与转化,它们在每个阶段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就产生不同构造特征,推动区域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2.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垃圾焚烧炉飞灰的低温玻璃固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在研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的毒性特征和高温灼烧特性的基础上,试验了几种常用玻璃熔制助溶剂、烟气净化产物中的成分对飞灰的溶融温度和熔融减量的影响,以实现低温玻璃固化。实验发现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飞灰减量越大;B2O3、硼砂、CaF2对飞灰助溶效果明显,而废玻璃、CaO、CaCl2能使悄灰溶融后形成的玻璃态物质地均匀、少孔。按一定比例同时加入硼砂、CaF2、废玻璃、CaO、CaCl2于飞灰中,混合物的熔融温度降到1000℃以下,大大低于飞灰自身的熔融温度(1200℃)。对该熔融物在空气中淬火形成的玻璃态物质按标准方法浸沥,选择测量了浸出液中铅、汞、镉、砷的浓度,初步发现低温玻璃态物质对重金属铅和镉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而对汞有砷的固化效果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处理以及由此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阐述了飞灰的污染特性,讨论了各种飞灰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熔融处理技术在降低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毒性和彻底分解其中的二恶英所具有的优越性,为飞灰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粉煤灰为原料,研究了在熔融温度分别为 300 ℃、 400 ℃、 500 ℃,熔融时间分别为 1 h、 2 h、 3 h,水热温度分别为 45 ℃、 65 ℃、 85 ℃,水热时间分别为 6 h、 8 h、 10 h,对合成粉煤灰沸石( FZ)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温度为 300 ℃,熔融保温时间为 1 h,水热温度为 65 ℃,水热保温时间为 6 h,产物中有类沸石生成.熔融-水热合成 FZ对 Cd2+吸附率为 99.82%,吸附量为 0.199 64 mg/g,略高于活性炭(吸附率 99.69%)优于天然沸石(吸附率 97.94%).  相似文献   
6.
焚烧飞灰熔融过程重金属迁移特性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东  李彦龙  王雷  王建平  可欣 《环境科学》2007,28(12):2873-2876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重金属Cd、Pb、Zn、Cu、Cr和Ni的迁移特性,着重研究重金属在熔渣中的固化效果,考察了温度(1 290℃、1 320℃、1 360 ℃)、助熔剂(10 %的玻璃粉)、冷却方式(水冷、空冷)对重金属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提高使Pb、Zn、Cu、Cr和Ni的固定率都有一定的提高;加入10%的玻璃粉使各种重金属的固定率都有显著提高,只有Zn例外;对Zn、Cu、Cr和Ni,空气冷却方式下的重金属固定率比水冷方式下的高.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废塑料回用现状,并对直接回用;再熔融加工;热分解;焚烧等回收技术进行了论述。指出最经济的回用方法是再熔融加工,对于污染严重和不好分离的废塑料可采用热分解或焚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理解熔融铝液遇水爆炸的机制,量化爆炸引发的破坏影响,从物理蒸汽爆炸和化学氧化反应爆炸引起的超压破坏,以及爆炸碎片飞行距离3个方面分别建立数据模型和计算分析,详细阐述不同计算量的熔融铝液遇水反应爆炸引发的超压破坏所造成的人员和建筑物损害,讨论不同抛射角度下爆炸碎片飞出距离所产生的影响范围,从而更加直观的认识爆炸带来的破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熔融铝液遇水发生爆炸事故中,破坏性最大的是化学爆炸,其次是物理爆炸,最后是由爆炸引起的碎片抛射;且在相同的抛射初速度下,碎片以30°的抛射角飞出的水平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在生产厂内回收废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的简单方法。该法将粉碎后的PS泡沫塑料颗粒装填在成型模具内,经蒸汽加热表面熔融后,外力挤压冷却成型。从而在基本不改变废物原料外型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低能耗回收,获得性能与原产品较为接近的回收产品。文中对该法的原理、设备、操作工序及工艺条件等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京发现的微熔融石(microtektite)与月球上的玻璃小球和地球上的玄武岩的化学成分比较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排除了北京微熔融石是地球上玄武岩喷发产物的可能性,也排除了是来自月球上陨石冲击溅射物和火山喷发物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北京发现的这些玻璃小球很可能是陨石或慧星撞击地球上高Ca、高Mg、低SiO2的沉积物或土壤时的溅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