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社会发展与全球化趋势,出现了区域集群、区域竞争、区域创新、学习区域等新特征,给区域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区域发展需要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同样需要创新。本文从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方面对区域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源理论的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源理论(RBT)。探讨了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文章依据资源状况特征。将贫困县域分为资源丰富型和瓷源缺乏型两类.分别提出和分析了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不同路径。资源丰富型县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产品等。来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同时,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发展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应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以建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为主,创建地区的产业结构.制定发展战略从而带动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旅游地视为一个特殊生命体和特殊的生态系统.旅游地与生物体存在非常类似的机理。具有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之间存在诸如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生态空间关系等明显的类生命特征。研究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为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旅游发展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切实可行性,为更好地解释和透视旅游发展问题实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与思路,生态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和解决旅游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丰富旅游学与生态学理论的同时,指导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亦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外在保障。历史回溯与规范分析下,从薪柴到煤炭,再从煤炭到石油和天然气,竞争促进是能源变革历程中的一般法律路径,但至可再生能源替代,因其自身竞争力不足与市场结构困境,法律制度径直从促进竞争折向了“排斥竞争”。案例分析与理论解析下,竞争豁免法律制度遭遇实践异化,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规则模棱两可,制度负面效应突显,已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需求。事实上,合理的竞争机制设计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企业积极创新和效率提升,竞争规则并不必然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相斥,市场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最终归宿。重新厘定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保障性竞争理念,可再生能源的制度促进模式应重回兼容竞争的法律路径:以竞争为优先,以保障扩容竞争并助失利者二次发展,实现市场竞争与政府保障政策的有机协调。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恢复应是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可再生能源法保障作用的核心,《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完善也应注重将保障制度与竞争规则进行衔接融通。具体制度路径上,一方面,以“法律原则”形式将竞争优先与效率补偿理念嵌入可再生能源法,为市场提供清晰且富有弹性的交易基准和规范指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自由竞争规则适用,推进保障性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构建能源消费需求侧的倾斜性激励机制,以及推动强制购买制度的竞争法理念更新等制度衔接机制协力,可不断扩展特殊市场的竞争空间,助推可再生能源替代进程。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如果科技不向生产应用转化,将永远是躺在纸上的数字和符号。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推动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从大港油田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技术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速油田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港油田公司要想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取发展,就必须继续走依靠科技求发展的路。  相似文献   
6.
微藻对水网藻在水体修复中的胁迫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单独与混合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营养水平下,水网藻对氮、磷有较强的富集吸收能力;而来自微藻生长竞争的压力会促使水网藻对营养物的生态幅变窄,满足其最佳生长所需要的PO43-P从0.085mg/L降低为0.024mg/L;并且其富集磷的能力也大为降低。在利用水网藻进行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或净化水质时,这种生物之间的抑制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规范企业行为,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当前物资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摆脱困境,加快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武进市物资局结合本系统物资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公司法要求,于去年3月筹备组建了由武进市金属材料总公司、武进大厦两方股东出资为核心的武进大厦集团有限公司。在筹建的过程中,武进大厦集团的领导层率领全体员工围绕着一求生存,二求发展的目标,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经受了考验。  相似文献   
8.
竞争吸附的一般模式为基础,修正了竞争吸附方程。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修正竞争吸附方程的变化形式,为改进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修正竞争吸附方程应用于描述pH对土壤吸附钴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桂兰 《环境导报》2003,(21):43-43
绿色管理的概念 绿色管理就是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的最终改善为根本目标,以企业全员参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方法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动员企业内各部门、全体职工及有效地影响供应商和销售商,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消费后废物处理这一全过程的废弃物、毒物的产生与排放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削减人类的生产消费对人类自身及环境的不利影响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总之,绿色管理就是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注重对生命、资源和环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四五十年的发展中,经过两次产业革命的洗礼,安防行业在国外发达国家呈现出向一个集安防、消防、医疗救护为一体的安全保障行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