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滚筒的损坏会导致皮带倾斜,严重时会导致皮带撕裂,准确检测滚筒的损伤程度能够避免事故发生,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带式输送机的滚筒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滚筒所处的温度变化环境,对不同损坏程度的滚筒材料进行环境模拟并测试,通过传感器采集频率响应信号,通过主成分分析、异常值分析和微量组分分析方法,只改变温度数据滚筒材料马氏平方距离值相对平缓,控制在0.06×104,真正损坏的马氏平方距离值远远大于临界值,成功去除温度变化对材料频率响应信号的影响,最终找到了能够准确检测滚筒材料的损伤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冬季典型PM2.5重污染案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对2013年1月10—14日发生的持续性PM2.5重污染过程从污染过程演变、气象条件影响、与气态污染物关系、区域污染背景、PM2.5浓度空间分布演变及其与地面风场的关系、PM2.5组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较为完整地还原了该次重污染案例的形成原因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该次重污染过程是稳定气象条件下导致的局地污染物积累,再叠加华北区域性污染的影响共同造成,其中10、12日北京地区PM2.5浓度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周边污染传输的显著影响;逆温不但造成污染物难以扩散,且不同的逆温类型对PM2.5浓度水平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逆温的破坏导致近地面高浓度污染物向上扩散,造成百花山出现峰值高污染浓度现象;NO2与PM2.5浓度水平的高相关性反映交通污染二次转化对PM2.5浓度水平的影响,在较高湿度条件下,SO2浓度水平对湿度敏感且表现为负相关性;该次污染过程中OM、SO2-4、NO-3、NH+4等组分在PM2.5质量浓度中的占比超过70%,说明燃煤、机动车等仍是北京地区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同时SO2-4占比最高也说明区域污染传输对该次重污染的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3.
垃圾渗液中有机污染物初探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采用GC-MS法对垃圾渗液中的有机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垃圾渗液中含有多环芳烃,直链烷烃、邻苯二甲酸酯类等有机污染物和致癌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填埋场中存余垃圾组分含量以及存余垃圾中废旧塑料性能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存余垃圾中塑料占比较高,且填埋时间小于7a时,其力学及热学性能与未经填埋处理的原生废旧塑料性能基本无差异,具有较高的资源属性,但污染程度较高,难以直接进行高值化利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国内现有清洁提质和处理处置技术,并针对存余垃圾中废旧塑料特性,提出一条由多效组合洁净技术与直接挤压成型工艺相结合的新型适用性清洁与高值化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芦村污水处理厂进水组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面临“十一五”升级改造的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在对厂内生化池进水水质进行了活性污泥2d模型的组分分析。对碳(COD)组分分析发现,易生物降解基质SS和慢速可降解基质墨仅占进水的51%,进水可生化性比较差,厌氧区在生化处理中对碳(COD)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二沉池的沉降效果直接决定了占34%的惰性颗粒性有机物X1的去除效果,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出水COD。提高TN去除率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20%的颗粒态有机氮(XND)。在典型水质期,需要通过添加辅助化学除磷来使TP达标排放。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为污水厂升级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也为其他污水厂进水组分分析提供计算示范。  相似文献   
6.
将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划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并按照粒径大小划分为TSP、PM10和PM25的不同粒径范围,通过对不同类别和粒径范围样品的采集、元素分析和数据处理,探索出一套对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该方法的运用来实现对大气颗粒物组分构成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7.
采用色谱-质谱法对长庆油田地区场站各生产区域环境空气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非甲烷总烃(NMHC)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组分与浓度,结果表明油田场站VOCs主要污染来源为敞开液面、储罐损失,其组分主要是正丁烷、丙烷等为主的烷烃类化合物,对后期开展收集治理技术研究、制定管控措施与方案,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对改善油区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连是我国东北最大的国家级化工基地,化工园区VOCs治理是大连市大气治理的关键因素。笔者利用双通道VOCs走航监测设备对大连市某省级化工园区进行走航监测,研究其VOCs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中VOCs整体浓度范围在125~250μg/m3的区域占多数,主要监测到24种VOCs组分,涵盖芳香烃、OVOCs、烷烃、卤代烃、烯烃等物种大类。识别到9个VOCs排放异常点位,涉及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该化工园区内三甲苯臭氧生成贡献最高,其次为甲苯、二甲苯。  相似文献   
9.
我国填埋场改造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我国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室内填埋设施的填埋气组分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填埋场的CH4含量高,半好氧填埋场CH4含量很低。并针对我国填埋场的现状提出了如果打算利用填埋气进行发电,填埋构造可以作成厌氧填埋,否则,填埋场应以安全性为 主,应建造成半好氧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大港油田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大港油田地区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变化趋势和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油田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水平冬季要高于其他季节,时间分布特征比较明显;其主要成分为硫化物、卤代烃和芳香烃三大类,为典型的石化类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对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