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0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1814篇
安全科学   735篇
废物处理   194篇
环保管理   495篇
综合类   4479篇
基础理论   1389篇
污染及防治   502篇
评价与监测   523篇
社会与环境   160篇
灾害及防治   174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火焰光度(GC-FPD)检测方法,并且检测了地表水中8种有机磷农药,检测限在0.09~0.26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1%~9.7%(n=8),加标回收率达到61.3%~103.2%,与传统的气相色谱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在地表水有机磷农药的测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合成麝香是一类近十多年才引起人们关注的有机污染物.合成麝香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难降解,易生物富集,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均呈现一定的生物毒性.文章对某一化妆品厂生产车闯内、外及工厂外的上、下风向大气中多环麝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ATⅡ之外,大气中检测出了五种多环麝香,其中作为对照点的上风向多环麝香总浓度为5.43ng/m3,而工厂室内、外及下风向的多环麝香浓度范围为17.25~5543.4ng/m3;气固分配实验研究发现,超过68.43%的多环麝香分布于气相中.  相似文献   
4.
运用无公害生产技术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卤代芳烃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表征成键原子生物活性的点价βi,由βi建构新的价连接性指数^nH,并用0阶指数^0H,1价指数^1H研究了卤代芳烃(含F、Cl、Br、OH、NH2、NO2和烷基等)对发光菌、呆鲦鱼、斜生栅列藻的急性毒性,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简单,应用方便,估算结果均优于相应的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缩聚法,成功地原位合成了碘改性的阶层多孔氧化硅纳米球(SiO2-I),研究了其基于卤键作用对典型有机氯污染物六六六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改性剂I-硅烷含量和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材料对六六六表现出优异的吸附富集性能,吸附速率快,60 min内对六六六的去除率为71.6%,24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可达98.3%,最大吸附量为178.6 mg·g-1;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碘物种的加入提高了阶层多孔氧化硅的吸附速率和吸附效率.另外,为了便于纳米吸附材料的分离,本研究对SiO2-I纳米球进行了磁性化.研究发现,磁性化修饰后,SiO2-I纳米材料仍然保留对六六六优异的吸附富集性能,240 min时的吸附去除率达90.3%.  相似文献   
8.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长江支流沱江流域48个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的残留水平,探讨了其分布和组成特征及其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藻类有机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沱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总含量为3.17~127 ng·g-1,其中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HCHs)类农药的含量为2.83~86.0 ng·g-1,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s)类农药的含量为0.340~40.9 ng·g-1.OCPs空间分布特点为:上游 < 中游 < 下游 < 支流.HCHs和DDTs的组成成分分析表明,沱江流域存在林丹输入的现象,主要来自于历史残留,这与绝大多数流域的DDTs的输入状况相似.OCPs含量与TOC、藻类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表明藻类有机质在TOC对沉积物中的OCPs分配中起更为重要的作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沱江流域表层沉积物的有机氯农药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可能对河流的底栖生物及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