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已引起高度重视。结合环保领域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案例,通过对当前我国环保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入WTO后给我国环保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环保行业中的应用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本文综述了白腐真菌对环境污染的降解能力和机制及其技术特点,介绍了白腐真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虾塘底层残饵腐解对虾池水质的影响和更换虾池海水后底层水质质量的变化和清除覆盖于池底的残饵后池底底层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池底残饵的腐解,使虾池水质变坏,DO降至零,pH下降至6.0,达不到生物存活的水平。更换虾池海水后,池义东质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涂除池义残铒后,由于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大量硫化物又释放出来,仍然严重影响虾池的水质质量。数据表明,在养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虾饵  相似文献   
5.
白腐菌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纸浆漂白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告用白腐真菌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纸浆厂四段漂白混合废水的试验情况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混凝处理出水CODCr、OD4 6 5分别为 1 85 .1mg/L、0 .0 0 4 2 ,去除率分别为 86 .5 %、99.4% ,实验结果表明 :白腐真菌氧化—混凝工艺对于纸浆漂白废水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The production of laccase by Coriolus versicolor was studied.The effect of cultivation on laccase production by Coriolus versicolor was examined to obtain optimal medium and cultivation conditions.Both batch and repeated-batch processes were performed for laccase production.In repeated-batch fermentation with self-immobilized mycelia, total of 14 cycles were performed with laccase activity in the range between 3.4 and 14.8U/ml.  相似文献   
7.
在白腐真菌降解造纸废水的基础上,建立降解反应模型并推导出降解参数方程,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魏铭炎 《环境技术》2003,21(3):5-5,21
俄罗斯列宁格勒“普罗米修斯”结构材料科学研究所在黑海深水的天然环境和实验室的模拟条件下,对高强度结构钢进行了对比试验,藉以探讨钢材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试验条件下的腐蚀开裂性状,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实验室人工试验的严酷程度黑海深水的天然环境条件的相关性。众所周知,黑海深水的特点是从150m~200m深处开始,就存在硫化氢污染问题。诚然,就绝对值而言,海水中的硫化氢含量是相当低的,在1000m以上的涂水中,也不过约为10mg/L左右。但是由于硫化氢对材料有腐蚀作用,故有必要对供在海水中使用的材料的耐抗腐蚀开裂的性状,进行试验和研…  相似文献   
9.
白腐菌Phlebia brevispora TMIC34596对林丹的酶促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白腐菌株Phlebia brevispora TMIC34596对有机氯杀虫剂林丹的酶促降解机理及规律,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菌株的纯培养、超声波破碎和高速离心等过程,提取到胞内粗酶液和胞外粗酶液,并研究了胞内及胞外酶对林丹的降解特性、最佳降解条件及动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胞内酶起主要的降解催化作用,相同处理时间内对林丹的降解率是胞外酶的4~5倍。胞内酶降解林丹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35℃,最适p H值为5.0,最适条件下反应2 h后的林丹降解率为64.0%。胞内酶在25~40℃、p H值在4.0~6.5时能保持较高的降解活性,对林丹的降解率在50%以上。胞内酶降解林丹的米氏常数Km为1.30μ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1.18μmol/min,表明胞内酶对林丹有较强的亲和力,降解林丹速度较快。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五氯环己醇和四氯环己二醇被鉴定为林丹的胞内酶代谢产物,表明胞内酶可通过连续的脱氯及羟基化作用将林丹转化为多羟基化产物,该途径不同于目前所报道的白腐菌对林丹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