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空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粒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系统分析了1000多个不同粒径颗粒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集中分布于细颗粒物上,几乎所有的多环芳烃(PAH)和一半以上的苯并[a][B(a)p]吸附在粒径小于0.38μm的极细尘中。  相似文献   
3.
两株假单胞菌对蒽菲芘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污染污泥中分离出两株假单胞菌PCN5及PCB2。研究了它们对蒽、菲、的降解性能及生长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单基质存在下,10h,PCN5对蒽的降解转化率为91.8%,为75.6%,菲仅为26.25%;相反PCB2对菲的降解效果最好,蒽最差;混合基质体系中,两菌株都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对的降解效果较差;130h,PCN5对蒽、菲、混合体系中的TOC去除率为38.9%,PCB2对相应体系的去除率为73.7%;混合体系中两株的生长曲张相似,细菌浓度均呈指数增长趋势,PCN5的最大浓度约是原加入量的10000倍,PCB2是原加入量的8000倍。  相似文献   
4.
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指标—尿中1—羟基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对尿中1-羟基的研究意义,方法,在不同环境领域中开展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所取得的成果做了系统介绍,尿中1-羟基是人体接触中多环芳烃的一个灵敏和有实用价值的指标,它在工业卫生,工业污染地区,城市环境和关系到多环芳烃污染的职业人群中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为多环芳烃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依据,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5.
6.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光度分析方法,特别是对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一种有力的痕量分析手段,但在复杂混合样品的分析中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1971年Lloyd提出了同步激发的想法,接着Jobn,Lloyd和Dinh等分别发表了PAH类化合物同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报告,Dinh使用这  相似文献   
7.
黄曙昌 《环境》1999,(9):43-44
苯并(a)(Ba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但含量一般很低的有害物质。苯并(a)有潜在的致癌性,但其含量较低因而它的污染容易被忽略,现仅在此提出来,希望引起关注。一、苯并(a)产生的途径苯并(a)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主要是由各种燃烧过程产生。焚烧垃圾产生的含苯并(a)的多环芳烃会对人体的感官起刺激作用,煤炭和石油的燃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居民接触空气中多环芳烃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天津污灌区苯并(a)芘的分布和迁移通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估算苯并 (a)在天津污灌区气、水、土壤及沉积物相间的迁移通量和浓度分布的逸度模型框架 ,利用通量资料作为模型输入 ,利用实测浓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模型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浓度的估算大体吻合 ,沉积物和土壤是苯并 (a)的主要环境归宿 ,而大气中的平衡浓度相对较低 ,水体及土壤中的苯并 (a)可能通过作物和鱼体富集而进入生态系统 .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为世人所关注,二恶英事件的发生使得人类对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更趋重视,在众多有机化学污染物中,苯并(a)的毒性不但可与二恶英并驾齐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经大量的动物试验以及临床观察分析,指定其为一级致癌物质,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探讨,揭示其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