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对1992年开始实施的<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92(以下简称旧规范)修订的基础上,国家编制并发布了<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以下简称新规范),于2002年7月1日实施.新、旧规范主要在加油站等级划分(见表一)和站址的选择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新规范切合国家经济发展,汽车的普及,加油站的营业量大幅度提高的现实,对加油站的油罐总容积限制放宽,但更加注重了加油站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因此,新规范首先对站外的建(构)筑物按照其使用性、重要程度和人员密集程度进行详细分类,然后对油罐、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存在火灾、爆炸危险)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一一进行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旧规范仅根据站外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来要求其与加油站罐和加油机防火距离,故2002年7月以前建成的加油站在防火距离问题上大多不能满足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运行方式对复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CRI系统现场系统中湿干比,水力负荷周期和增加通气管对复氧效果的研究,发现在湿干比1∶6时,CRI系统对与复氧有关的指标CODCr、NH3-N的去除率较高,系统复氧效果较好;通过缩短系统水力负荷周期,加大系统淹水、落干频率,可以加大系统的复氧量,提高系统的复氧效率,CODCr和NH3-N的去除效果均有所提高;增加通气管对CRI系统复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碳源调控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佘丽华  贺锋  徐栋  林济东  吴振斌 《环境科学》2009,30(11):3300-3305
碳源是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污水碳源不足,需要考虑补充碳源提供反硝化电子供体.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系统中,通过湿地特有的通气管补充碳源到湿地底部,改善了湿地内部微生物环境,强化了湿地脱氮功能,对氮的去除效率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要优于羧甲基纤维素(CMC),投加葡萄糖的系统比未补充碳源的系统脱氮效率有显著提高(p0.05).通过投加不同量的葡萄糖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对于处理量60 L.d-1的IVCW系统最佳葡萄糖投加量为1.5 g.此时C6H12O6∶NO3--N的质量比仅为4.3,这个投加量远低于在进水中为满足反硝化所需调控的C/N,因此通气管投加碳源的方式可节约外加碳源成本.此外,在进水前4h投加碳源要优于进水时加入碳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