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钴(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基荧光的褪色反应,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建立了测定痕量地的新方法。25℃时本法检出限为29×10-13g/ml,线性范围为0.04~2ng/10ml,催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6.15KJ/mol。该方法己用于维生素B12、人发和茶叶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相对标准偏差为2.4~3.4%。  相似文献   
2.
张同英 《福建环境》1994,12(4):28-29
本文介绍了异烟酸——吡唑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时,用控制反应时PH范围,保证氯胺T中一定量的有效氯成份,控制显色反应时的温度,氰化物际准溶液的合理保存等几项有效措施来稳定测定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对应用异烟酸 吡唑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了补充和改进,提高了海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4.4HAC-NaAc缓冲介质及乳化剂OP存在下,Cr6+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DBHPF)显色反应生成桔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482nm波长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max=3.47×104.络合物配位比为Cr6+:DBHPF=2:3,Cr6+在0-16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水样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6.
雷莹 《福建环境》2002,19(3):44-46
该文介绍了用无水乙醇或用氢氧化钠代替N,N-二甲基酰胺作溶剂,配制吡唑啉显色剂,在异烟酸-吡唑啉测定水中氰化物时的应用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铬(Ⅳ)-2,4-二氯苯基荧光(DCIPE)-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体系的显色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5.2~7.0范围内,铬与DCIPF及CTMAB形成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8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40×10^5I.mol^-1.cm^-1,铬(Ⅵ)含量在0~9.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配合物的组成为Cr(Ⅵ):DCIPF=1:2,拟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处理含异噁草除草剂废水,以Sb掺杂Ti/SnO2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异噁草废水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异噁草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异噁草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异噁草初始浓度为100mg/L、电流密度为20mA/cm2、电解质投加量为0.10mol/L,反应120min后,异噁草去除率达到94%,此时TOC去除率为57.9%,能耗为25kWh/m2,且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异烟酸-吡唑啉比色法中氰化物水样保存时间、氯胺T含量、水浴时间和水浴温度进行显色反应条件选择。结果表明:(1)浓度范围为0.5~5 μg/L的氰化物密封水样在pH为12左右的有效保存时间达24 h,在(24~30)h内的氰化物损失率与其氰化物含量呈明显的二次方程拟合关系;(2)在氰化物含量低于4 μg下,氯胺T最佳量为2 mg,且氯胺T增量(即超过最佳量的量)与吸光值降低值呈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3)含量低于4 μg的氰化物水样中显色稳定的水浴时间均在20 min之内;(4)含量低于4 μg的氰化物水样中显色灵敏度最高时的水浴温度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滤后水中NOM经臭氧氧化产生的小分子醛、酮和酮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金凤  张涛  马军  陈忠林  王群  沈吉敏 《环境科学》2007,28(6):1268-1273
以富集、分离得到的滤后水中6种不同特性的天然有机物(NOM)为对象,测定了臭氧氧化NOM各组分后小分子醛、酸的生成情况.NOM各组分臭氧氧化后甲醛和丙酸产量最大,特别是憎水中性物质(HON)的甲醛产率是其醛、总产率的70.58%,单位DOC丙酸的产率达103.2 μg/mg;憎水性NOM组分的小分子醛、酸产率比亲水性组分的高,特别是憎水中性物质(HON)和憎水酸(HOA)的小分子醛、酸类总产率最高,二者之和分别占NOM各组分的醛总产率及酸总产率的55.56%和60%; NOM碱性组分的醛、酸产量最低.用小分子醛、酸总量折算DOC占氧化后NOM的DOC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氧化后各组分可生物降解性的参考,则臭氧氧化后HON和HOA的可生物降解性比其他组分高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