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垦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农作物秸杆,通过对友谊农场"秸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项目"介绍,简述了该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分析了该项目在垦区应用与推广的优势条件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垦区开发“五荒”中的问题与对策胡慧英,何西征,夏光亮,童橄(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所,佳木斯154000)黑龙江垦区拥有丰富的“五荒”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垦区正以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决计将“五荒”资源推向...  相似文献   
3.
耗散结构与生态系统演化的辨识:以石河子垦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陈新  贡璐  李杨梅  安申群  赵晶晶 《环境科学》2018,39(10):4735-4743
土壤有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反映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信息,对研究全球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及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阿拉尔绿洲4种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δ~(13)C值,探讨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分布、δ~(13)C_(SOC)丰度差异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整体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灌漠土、棕漠土、盐土、风沙土,且在表层(0~20 cm层)具有较大值;δ~(13)C_(SOC)变化范围在-26‰~-23‰,表层(0~20 cm)由正趋负为盐土风沙土灌漠土棕漠土.(2)土壤有机碳含量受土壤类型、深度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δ~(13)C_(SOC)受土壤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进一步交互效应检验中土壤有机碳受因素水平影响极强,同位素相对较弱.(3)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无机碳、全氮、土壤含水量、容重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N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δ13CSOC与电导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无机碳、土壤含水量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环境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为土壤含水量土壤无机碳容重全氮C/N电导率pH.分析得出土壤有机碳及其同位素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呈现出不同变化规律,其土壤类型的效应强于土壤深度,受土壤含水量影响最甚.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点采样分析方法调查了江苏海北垦区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综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几种开发、改良利用垦区土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点采样分析方法调查了江苏海北垦区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综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几种开发、改良利用垦区土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区域地质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分析论述了阿拉尔盆地高压自流水赋存特征,并结合阿拉尔水源地开采现状和2004年水源地探采结合4眼供水井资料,以水源地规划的2.1×104m3/d生产规模为目标,选择水均衡法、断面法、开采试验法分别评价了全盆地地下水天然补给量、水源地地下断面补给量,水源地允许开采量,并分析预测了水源地随开采时间的延伸其水头的变化趋势,为今后类似地区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宝泉岭垦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4层28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指标赋权重,为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湿地恢复建设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垦区湿地资源现状主、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原因及进行恢复建设的有利条件,探讨了湿地恢复建设的方法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石河子垦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现状问题:土壤次生盐渍化、耕地板结化肥力下降、土壤侵蚀与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欠优功能弱和农业环境污染加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