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87篇
安全科学   25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28篇
综合类   1569篇
基础理论   215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00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22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地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资源管理和配置引入土地开发权交易制度,是为了在土地开发和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尝试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将土地开发权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捆绑在一起,并且将这种责任债权化,开发商在开发土地时,需要购入相应数量的土地开发权,其开发权附带着环境保护债权,这种土地开发权是由规划允许的、具  相似文献   
2.
截污工程完成后武汉东湖自然净化速率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几十年来武汉东湖水质监测资料和数据,在东湖截污工程完成后,没有新的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前提下,对东湖水体通过自然净化恢复到健康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数学和科学论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地泥营养物质的情况下,东湖水体通过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以及收获鱼类和高等植物造成的营养物的输出,只需要3a左右的时间就能恢复。然而如果考虑地泥的影响,几十年沉积在地泥的营养物质持续向水体中释放,然后再通过用水及生物输出,东湖水质需要35a以上才能得到恢复。可见,截污后东湖要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处于富营养状态,地泥是造成东湖长期富营养化的关键。解决东湖污染问题的关键是清除地泥,因此得出结论:挖底泥后引入长江水源来加速东湖水体改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4.
基于GIS的南京市典型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南京市八卦洲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铅、铬、铜和镉进行测定分析,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其环境质量状况,同时借助GIS软件研究了污染指数的空间分布状况,并解析了其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以自然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则蔬菜地土壤中的重金属都超过污染指标,其中镉为首要污染因子;以国标二级为评价标准,则除镉以外的三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值全都小于1,但其综合污染指数迭1.50,总体上属轻污染状况.南京化工因区、南京长江二桥和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等可能是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地下开采对地表的破坏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由于地下开采而引起的沉陷对环境的破坏,包括连续下沉的移动盆地、非连续下沉的塌陷坑等。同时还介绍了对留设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等预防措施。对塌陷区和裂缝的治理、复地造田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演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对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常见浮游植物约189种,隶属于8门92属,其中硅藻门25属64种,绿藻门39属79种,蓝藻门17属30种,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黄藻门及金藻门种类较少。其个体密度年平均为44.9×104ind/L;生物量年平均为6.439mg/L,其中蓝藻占33.37%,硅藻和绿藻分别占20.68%和20.16%,甲藻占16.31%。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从春季开始平稳上升,至秋季达到最大值。蓝藻、硅藻、绿藻等主要种类的季节变化按生物量大小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水平分布为上游最高,中游次之,下游最低,库汊低于中游而略高于下游。群落的相似性表现为上、中游相近,下游和库汊相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根据计算Shannon-Weiner指数为上游最大,其次为中游,下游再次,库汊最低。与198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种类小型化明显,生物量增加2.5倍。  相似文献   
7.
利用FGC/SAW4200型不明化合物分析仪采用气相色谱静态顶空进样的方法对大庆水库水样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该仪器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作为溶解性有机物的重要组分,影响着水体中污染物质的形态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本研究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以及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岗南水库自入库河口到坝前主库区四季演变过程中沉积物间隙水CDOM的分布、光谱特征以及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岗南水库沉积物间隙水CDOM的相对浓度a_(254)、a_(260)、a_(280)和a_(355)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并且相对浓度大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沉积物间隙水CDOM的E2/E3、E3/E4、E4/E6以及S_R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秋冬季的E2/E3以及E3/E4明显高于春夏季,并且秋冬季的E3/E4大部分均大于3.5,表明秋冬季沉积物间隙水CDOM具有更小的分子量和更低的腐殖化程度;三维荧光光谱通过PARAFAC解析出3种组分,分别为类酪氨酸(C1)、短波类富里酸(C2)和降解的腐殖类物质(C3),并且3种荧光组分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岗南水库沉积物间隙水的CDOM总荧光强度和各荧光组分荧光强度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总荧光强度以及各组分的荧光强度呈现春季的最高、秋冬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分布特征;秋冬季各个荧光组分占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春夏季各个荧光组分占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秋冬季与春夏季各个荧光组分占比存在显著差异;秋冬季沉积物间隙水CDOM生物源指数(BIX)和荧光指数(FI)均高于春夏季,表明秋冬季CDOM的自生源强于春夏季,与腐殖程度指标(HIX)的结果相吻合;PCA结合Adonis分析显示沉积物间隙水CDOM的光谱特征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P0.001);并且组分C1、C2、C3以及水质参数[氨氮、硝氮、亚硝氮、溶解性总氮以及溶解性总磷]均有很好的线性回归方程.综上,通过对岗南水库沉积物间隙水CDOM光谱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分析岗南水库有机物污染特征和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至今,灾区核燃料处理及灾后重建工作已逐步进入收尾阶段,有关福岛灾后复兴路径的探索仍在继续。在能源领域,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扩大普及,将福岛建设为不依赖核能的地产地销型可再生能源先驱地是福岛复兴计划的重要支柱之一。日本福岛可再生能源政策推进路径表现出诸多亮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受限因素。本文从福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探索中提出对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即立足地域自然与经济条件,加快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重视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造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改革与行政体制的放开。  相似文献   
10.
陆浑水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洛阳市饮用水水源地陆浑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采集32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分析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源解析.结果表明:Cd、Cu、Pb和Zn含量超过黄河流域河南段重金属土壤背景值,分别是其8.8、2.0、6.5、2.3倍,重金属存在明显富集,且主要污染集中于坝前区域.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d为强污染,Pb为中-强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陆浑水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呈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的趋势,总体处于高度生态危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达到312.94,其中Cd为主要贡献因子.富集系数法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d、Cu、Pb和Zn主要为人为源,Cr和Pb以自然源为主.总体而言,陆浑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Cd和Pb污染相对较重,可能会对水库水环境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