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集值统计法在煤矿安全评价指标权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模糊集值统计的理论 ,对煤矿安全评价中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指标进行数学分析 ,进一步改进了其权值的确定方法 ,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并对由此得出的权值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通过实例表明 ,该方法克服了经典统计法的不足 ,提高了煤矿安全评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态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并结合GIS技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人口密度为衡量指标,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990-2008年间人口分布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江两河"地区各县市(区)人口总量和密度均有明显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不断集中的态势.局部自相关分析揭示"一江两河"地区开始显现以拉萨市和日喀则市为中心的两个显著的人口高密度区,显示出该区域人口分布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对以拉萨市、日喀则市和乃东县为中心的区域密度函数进行拟合.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一江两河"地区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90年代单中心(拉萨市城关区)阶段,向目前的多中心向心集聚阶段转变,除拉萨市城关区外,日喀则市和乃东县集聚能力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3.
While it is generally known that interpersonal trust facilitates individual functioning,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role of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network — individual, dyadic, third‐party, and network‐level features — on individual performance. We adopt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to examine how individuals' performance is not only predicted by their individual‐level centrality in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network but also moderated, at the network level, by the overall centralized nature of that network. Further, we examine whether mutual trust relationships at the dyadic level, as well as shared trust ties to common third parties, can predict individuals' performance. We test our hypotheses with 206 members in 15 professional networking groups and find that interpersonal trust operates at multiple levels to predict members'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generating income from business referral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n how interpersonal trust relationships operate and can be managed for performance gain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
为达到帮助应急决策机构能迅速高效地完成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和行动的目的,运用UCINET软件对天然气管道应急体系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应急指挥体系的自组织特性、控制特性和不确定性,参考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借助UCINET对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的组织部门程度、接近和中间集中性分别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归纳总结出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过程中最重要的组织部门。通过加强重要组织部门的通讯能力,实现对网络结构的优化,为提高部门间的协作能力,快速高效地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根据城市应急避难所的功能特点,从规划设计、内部硬件设施、外部软件环境3个方面出发,选定18个评价指标,构造了城市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基于模糊集值统计理论,求出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并对其权值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应急适应能力评价结果.最后,以北京市某应急避难所作为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火灾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北京市火灾的特点,通过对北京市1995—2004年的火灾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我国火灾分类分级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北京市火灾风险的多层次评估因素集。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火灾综合评估指标特征值、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提出北京市火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实例分析。通过所建立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可在消防管理中实现管理重点更加突出、力量部署更为合理、资源分配趋于最优,对北京市综合减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鉴于航道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结合集值统计法和灰色模糊理论,建立航道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模型。在综合分析航道通航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由自然环境、航道条件、交通环境3类一级指标及12项二级指标所组成的航道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模型利用集值统计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确定评价样本矩阵,实现对航道通航环境场景的初步构建;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评估航道通航环境安全等级。以广东坭洲头航道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集值统计和灰色模糊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计算简单,评价结果客观、准确,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性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运行的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如何判断并改进污水厂的运行稳定性,尚缺乏深入的探讨。通过建立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引入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性的评估方法。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污水厂各工艺单元的各项指标和监测数值处于相对平稳的范围,因此,可以借鉴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评估的指标和标准体系,对各常规监测指标长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时间序列的散布特征,判别工艺单元运行的稳定性,从而评估污水处理厂长期运行状况和趋势,为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与维护提供指导意见,改进其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区域污水分散或集中处理的一种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污水处理区域规划方法学问题。在规划区域内,根据污水输送费用的下界和区域集中处理综合费用效益的上界之间打互关系推导出的临界距离,可以解决污水处理区域规划中遇到的处理厂厂址选择问题,使用该方法能够大大地减少候选处理厂厂址的数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及可靠性。在本文的最后,运用实例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运行的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如何判断并改进污水厂的运行稳定性,尚缺乏深入的探讨。通过建立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引入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性的评估方法。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污水厂各工艺单元的各项指标和监测数值处于相对平稳的范围,因此,可以借鉴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评估的指标和标准体系,对各常规监测指标长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时间序列的散布特征,判别工艺单元运行的稳定性,从而评估污水处理厂长期运行状况和趋势,为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与维护提供指导意见,改进其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