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600MW机组多孔合金托盘喷淋塔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流行的商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软件Fluent及其前处理软件Gambit对烟气脱硫立式喷淋空塔的流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计算中选用模型作为计算模型,用SIMPLE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喷淋塔的烟气入口角度以及多孔合金托盘的安装高度对塔内流场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安装托盘后气速明显均匀化,斜切式烟气进口流场分布较直进式均匀,还获得了合适的托盘安装高度。  相似文献   
2.
旋流雾化水雾膜提高文丘里水膜除尘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低压旋流雾化水喷嘴 (不同运行压力和组合方式 )实验研究了旋流雾化水雾膜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喉部喷嘴布置及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喉部水雾均匀度和除尘效率 ;采用两两相向的低压旋流雾化水喷嘴组合布置 ,保证喷嘴入口水压力为 0 2~ 0 4MPa ,液气比为 0 1~ 0 2L/m3 时 ,除尘效率将大大提高 ,且有节水节能和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印染厂碱减量废水脱硫试验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化纤印染厂坯布前处理工序产生的碱减量废水作锅炉烟气SO2脱硫剂的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了碱减量废水脱硫反应过程及其机理,同时设计了一套经济适用的新型的文丘里旋流湿式脱硫除尘器。工业性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利用碱减量废水脱硫以废治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污染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伞形罩烟气洗涤器。以粉煤灰、空气和水为物系,测试了伞形罩烟气洗涤器的压降(ΔP)、除尘效率和动力消耗。实验的入口气速为10~18m/s,含尘浓度为2~22g/m3,液气比(L/G)0~0.8L/m3。结果表明:伞形罩洗涤器的ΔP较小,在250~750Pa范围内;当L/G为0.2L/m3时,除尘效率达98.8%以上,动力消耗约0.06×10-3kW.h/m3(气体约216Pa),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洗涤法处理含油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用洗涤法处理含油土壤,考察了洗涤剂种类与浓度、洗涤温度、液固比、洗涤时间、表面活性剂、洗涤液直接循环使用次数对洗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合减浓度为10000mg/L、洗涤温度为70℃、液固比2:1、洗涤时间20min时,可将含油量为30%的土壤洗至残油率仅为0.3%左右。OP、EL型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洗涤效果没有改善,特别有意义的是洗涤液能够直接循环使用而对洗涤效果基本无影响,这不仅能够减少用水量,还可以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降低操作费用及废水处理费用。该洗涤法不涉及物质的相变过程,混合碱由廉价的无机碱和无机盐组成,故能量消耗低,处理费用也低,且洗脱下来的原油可回收。  相似文献   
6.
烟气脱硫喷淋塔的容积负荷与本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喷淋塔的容积负荷——平均容积吸收率为控制指标的本体设计路线。在目前已有的设计、运行经验基础上,根据烟气的SO2进口浓度、要求的吸收效率等来确定喷淋塔容积。讨论了容积吸收率不同角度的定义,给出了采用容积吸收率进行喷淋塔本体设计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主流脱硫工艺技术之一,主要适用于大中型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在国内外拥有大量成功运行的工程案例。本文章基于本公司实践论述Turbosorp湍流吸收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的技术特点、关键工艺控制要点以及在机组改造工程中的技术优势,为同类型机组改造工程中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Dry scrubber residue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 was characterized to identify critical inorganic pollutants and to suggest a conceptual treatment method. The key methods used were thermal analysis, including thermogravimetry (TG)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pHstat titration, qualitative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chemical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 and statistics such as error propag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empirical modeling based on factorial designs. Based on EU directives, the major inorganic pollutants Cd, Cr, Pb, and Zn were found. In addition, the pH was too high. With dry scrubber residue stabilization in mind, the impact of carbonation and hydration was assessed and judged to be encouraging. In particular, chemical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 showed that carbonation ha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to lower the pH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Pb, Zn, and Cr. The impact of carbonation on the mobility of Cd was found to be small. During carbonation, a metal-trapping calcium aluminosilicate hydrate (C–A–S–H) phase is also formed. Both processes together have the potential to lead to a robust,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stabilization method for dry scrubber residue. However, to control these processes, the decisive factors need to be identified and their effects need to be quantified. Ca, Cl, Na, and K might be abundant components which would be mobile even after stabilization. Received: September 11, 2001 / Accepted: December 6, 2001  相似文献   
9.
矿用救生舱内二氧化碳净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救生舱是在矿井下发生事故后保护被困矿工生存、等待救援的密闭舱室设备。在救援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处理是舱内空气净化系统的一项主要功能。本文对救生舱内二氧化碳净化装置的功率、吸收效率、药剂床层厚度等因素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确定了救生舱二氧化碳的最优净化方式,并通过救生舱内真人生存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出救生舱内处理二氧化碳最佳反应条件为:药剂量20kg,最佳功率为100W;间歇式工作的运行时间与停机时间比例为2:3;在救生舱内8人生存模拟实验中,得出8kg药剂可供8人使用6.1h,平均吸收速率为1.34L/min。  相似文献   
10.
添加剂和湿法除尘主要参数对炭黑去除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月桂醇聚氧乙烯(9)醚(AEO-9)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4种表面活性剂配制成吸收液,采用伞形罩洗涤器对燃煤窑炉黑烟进行湿法除尘净化实验,探讨添加剂种类、入口含尘浓度(Cin)、入口风速(u)和液气比(L/G)参数的不同对炭黑(BC)去除效率(η)的影响,结合压降(ΔP,Pa)的变化提出高效脱黑的可行方案.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同为Cin=2g·m-3、u=12m·s-1和L/G=0.2L·m-3条件下,4种吸收液脱黑效果差别不大,AEO-9吸收液具有略明显的优势,炭黑去除效率可达到99.5%(0.06mmol·L-1,AEO-9);在u=12m·s-1和L/G=0.2L·m-3条件下,Cin=5g·m-3时更利于洗涤器对黑烟的净化,AEO-9吸收液的炭黑去除效率近乎100%,ΔP变化不大;入口风速的变化对炭黑去除效率和压降的影响比较明显,当Cin和L/G分别为2g·m-3、0.2L·m-3时,最佳入口风速为12~14m·s-1,炭黑去除效率保持在99%以上;最佳操作液气比可控制在0.2~0.4L·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