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对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通过对沈阳移动通信公司部分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测试,摸清了污染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环境管理规范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基站的环境电磁辐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设于上海市区及郊区的5座典型移动通信基站,对其一半电磁波辐射强度进行了规范布点监测经数据计算分析及与国家有关电磁辐射防标准比较认为,移动基站周围环境中是磁辐射强度随着离基站天线距离增加大而减少小,在人群可能到达的距天线最近的地方,辐射水平最大值为1.5V/m,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3.
木易  于学青 《环境》2005,(8):62-64
移动通信基站辐射的话题,本刊在第7期绿色通讯专题中已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概念上对电磁辐射和辐射污染进行了解释和区分,消除了公众的一些误解。为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移动通信基站辐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电磁辐射研究专家。我们希望通过科学详实的数据,厘清人们对基站辐射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4.
刘国平 《福建环境》1998,15(3):19-21
移动通信的发展所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目前国内开展此项监测尚不普遍,该文通过对福州市区几个通信基站的实地监测,对监测方法与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手机使用状态的电磁辐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室内环境中使用的195台移动通信手机,进行了电磁辐射强度测量,并就测试结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BPSK型干扰的信号特点,将单频干扰抑制研究的成果推广到BPSK型干扰抑制上,提出误差反馈信息校正输出等措施并分析了它的适用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新措施的采用使得自适应滤波器对BPSK型窄带干扰抑制时算法的收敛性能比以往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做了题为《信息技术的演进与产业变革》的发言,他指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是20世纪对经济和社会最有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当今,网络技术正走向“换代”发展的转折点,网络业务向着智能化、宽带化和移动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现有监测技术规范,结合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和监测工作实践的实际,阐述监测工作的要点及监测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及现场辐射环境监测经验,总结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的方法并提出了几点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措施,以期达到技术共享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芳 《中国安防》2015,(Z1):110-113
如果让海量的工业实体依托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互联互通,必须拥有速度更快、覆盖更广泛、服务更可靠的宽带(网络)环境,而我国的工业宽带准备好了吗?当新工业革命、再工业化、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概念充斥着眼球的时候,我们也在思索中国的工业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应该走什么样的转型升级道路,如何应用好信息化、互联网。现在,很多人都在提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工业大数据,诚然,这些都是我们工业领域需要去关注的,也有很多地方已经在陆续上数字化生产线、进行“机器换人”,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智能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