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车与政治的关系除了形式政治和实质政治之外,还衍生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学说或理论,不妨暂时称之为"车政治论"。  相似文献   
22.
车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广泛的功能,这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错纷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和了解。《诗经》产生的年代恰好是中国古代车文化的发展繁荣兴盛期——商末西周至春秋时期。这二者的重迭意味着什么,由于篇幅现在在这里很难说清楚,但是这二者肯定有某种必然的关系。可以指出的是,车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诗》的兴起,《诗》也反映了繁荣的车文化。  相似文献   
23.
24.
25.
徘徊于陈蔡之间 匿求走后的第二年,孔子从陈国迁于蔡国。有人认为孔子所投奔的不是被吴国逼迁于州来的蔡,而是“故蔡”即“上蔡”。上蔡靠近楚国,并已被楚军占领。蔡人被集中起来南迁到负函(在今河南信阳县、市一带.那是更靠近楚国中心的地方);  相似文献   
26.
古车的起源     
车是人类最伟大、最重要、也最古老的发明之一。远在公元前约三干五百年左右,车就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距今已有五千五百多年历史了。中国的车也出现得很早,并且一出现就已呈现成熟的形态。已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马车是商代的产品(公元前一千多年),距今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关于车的传说要更早。据先秦古籍记载,  相似文献   
27.
从上面对车轮和动力系统的考察,已经可以很明白地看出中国车子是在开倒车了。关于道路,就不必重提前面路文化一章已透露的每况愈下的道路情形了,只要补充两条资料,就可以看出所谓康乾盛世的满清时代中国天下有道的情形了。《独秀文存·答常乃惠》引吴稚晖先生的一段话:成周三代曾隆,汉唐之治曾盛,所谓满清康熙乾隆朝曾极治者,而其所留遗人间之幸福,即以洛阳长安北  相似文献   
28.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16):18-21
在"卤簿"的车队中,有两种特别的车子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那就是"指南车"与"记里鼓车"。"指南车"也叫"司南车"。《晋书·舆服志》曰:"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刻木为仙人,衣羽衣,立车上,车虽回运而手常南指。大驾出行,为先启之乘。"  相似文献   
29.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18):22-24
现在我要介绍一种比"指南车""和计里鼓车"更大、更重要的车——"花车"。"花车"的"花"指的是附加于车体上的外在装饰性成分。"花车"是笔者借用俗语来指非本质性、非实用性的一种"另类车"。这样说听起来好像成了一种纯粹  相似文献   
30.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20):17-19
既然"花车"只是形式上的装饰,那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还会那样重视它,认真到斤斤计较的地步呢?现在就要回到上一章开头提到的话:"它还是有另外作用的,而且很重要。"她的重要作用就是它的符号象征意义。由于统治阶级看中的是这一点,所以使得车子的这种象征功能大于它的使用功能,最后把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