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09,(11):18-21
车战的规则 古代车战时要横向摆出一字型的车阵才能开战,就像古代章回体小说和现代一些影视作品所描绘展现的战争场面那样,但这不是虚构,而是有历史事实根据的。我们已经知道,古代的战车车身纵向长为4.4尺,加上马匹的长度,一部战车的总长度约在3米左右,两部战车面对面紧紧地碰在一起,足有6米长。而古代的长兵器戈、矛、戟、钺、殳最长也不过3米左右,不能太长,否则容易断裂,也不好操弄。  相似文献   
42.
上文说过,车战的灵魂是“车士”。“车士”这个概念是指古代战车上的战斗人员:车左(弓箭手,同时也是一车之尊位)、御者(驾驶员)和车右(护卫斗士,又称骖乘)。做书·文帝纪胪骖乘”注曰:“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处车之右,以各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  相似文献   
43.
车与政治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外交活动、政变、政治流亡与政治学说上。 古代特别是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外事活动非常频繁。诸凡国君新即位、两国修好、邀约、贺庆、告请、问疾、弔灾、恤祸、弔丧、送葬、交涉、调解等,皆需派遣使节处理,往返都要乘车。  相似文献   
44.
45.
人类自有了车子相助,游历天下的可能便有了大大的增加。想了解世界、一览异域风光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欲望便无人无日不被牵引,成为人之常情,而旅游遂也成为常事。  相似文献   
46.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车文化是"大文化"这个概念的外延部分。车与大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如前所述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蔽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长程的,有些是短期的。这个影响也可以简化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关系:文化对车的影响、车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和车的互动。这些  相似文献   
47.
上文说过,车战的灵魂是车士。车士这个概念是指古代战车上的战斗人员:车左(弓箭手,同时也是一车之尊位)、御者(驾驶员)和车右(护卫斗士,又称骖乘)。《汉书·文帝纪》骖乘注曰: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  相似文献   
48.
49.
"车到山前必有路"。其实车到哪里都必须有路。不能开动的车从实质上说不能算是车,而要开动就必须上路。因此,无论从功能还是结构上说,路都是概念和现实的车的必然组成部分。鲁迅曾经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长期被当作至理名言,但是用在车道上则有些不对了。车道可不是人行小路,可以"走"出来的。它要求一定的宽度、长度、坡度、弯度,不可能单凭人走路自  相似文献   
50.
古车的起源     
车是人类最伟大、最重要、也最古老的发明之一。远在公元前约三千五百年左右,车就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距今已有五千五百多年历史了。中国的车也出现得很早,并且一出现就已呈现成熟的形态。已出土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