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研究三丁基氯化锡(TBT)对中国近海常见5种硅藻和甲藻(硅藻中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派格棍形藻(Bacilaria paxillifera)、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甲藻中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简裸甲藻(Gymnodinium simplex))的毒性效应,考察了有机锡对浮游藻光合活性(Fv/Fm)、粒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派格棍形藻、聚生角毛藻、简裸甲藻的光合活性(Fv/Fm)受TBT影响较显著;微型原甲藻、丹麦细柱藻的光合活性受TBT影响较小。高质量浓度TBT胁迫下海洋微藻峰值粒径显著减小,低质量浓度TBT对峰值粒径影响不显著。低质量浓度TBT对派格棍形藻、聚生角毛藻、简裸甲藻、微型原甲藻均有较强的毒性作用,非检测毒性浓度(NDEC)分别为1.17、1.07、0.23、3.73μg.L-1,丹麦细柱藻对TBT具有很强耐受性,NDEC为112.62μg.L-1。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消费者常使用的11种无磷洗衣粉的含磷量及COD的测定,得到磷与COD负荷值,以此估算了2000-2007年我国洗衣粉消费的磷、COD污染负荷总量.结果表明,被检洗衣粉磷与COD负荷平均值(w/w)分别为0.009±0.019和0.34±0.391;45.5%的被检"无磷"洗衣粉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对多年洗衣...  相似文献   
153.
为深入认识长江中游故道的生态环境状况,选择石首的黑瓦屋故道和监利的何王庙故道开展了野外生态环境调查,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黑瓦屋故道各采样点绿藻(Chlorophyta)种类最多,但蓝藻(Cyanophyta)在细胞数量上占优势,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37.1μg/L,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2.44,Margalef指数均值为4.84,Pielou指数均值为0.67;何王庙故道各采样点绿藻种类最多,但硅藻(Bacillariophyta)在细胞数量上占优势,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7.6μg/L,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1.40,Margalef指数均值为2.99,Pielou指数均值为0.48。总体上,2个故道藻类物种分布均匀,浮游植物种类较多,均属于β-中污型水体。  相似文献   
154.
室外PM2.5已成为我国第四位致死风险因子,针对目前PM2.5监测数据稀疏无法帮助居民了解其暴露于PM2.5的强度及所在地健康风险的问题,考虑邻近性模型数据要求低、原理简单的特点,文章借助邻近性模型,结合VC++可视化编程语言,采用组件式GIS平台ArcEngine,基于数据服务层、GIS逻辑层、表现层3层结构思想设计开发了顾及空间邻近特征的PM2.5暴露评估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暴露强度区划、受体暴露识别和暴露面积统计4个模块,可在PM2.5监测数据匮乏地区实现区域PM2.5污染暴露强度评估与空间区划、解析受体暴露原因。系统是对我国当前《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受体暴露强度评估"与"受体暴露污染源识别"方法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为监测数据缺失地区制定PM2.5污染防治措施和居民规避PM2.5健康风险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土壤中3种典型有毒污染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光细菌作为毒性测试物种,以土壤中3种典型有毒污染物硝酸盐、氟化物和敌百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对发光细菌的毒性特点。以硝酸盐、氟化物和敌百虫为代表毒物,建立毒物污染模型,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定样品及空白的发光度,计算相对发光率。发光菌的相对发光率与毒物的浓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0~-0.99,P0.01。硝酸盐、氟化物和敌百虫作用15 min时使发光细菌产生50%光损失时的浓度(EC50-15 min值)分别为2 210.00,245.28和880.28 mg/L。该方法在土壤中有毒污染物的毒性监测和评价方面可以弥补理化方法分析毒性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6.
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今天,循环经济无疑为我国化工企业带来了明路.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是循环经济的要求也是现实的使然.  相似文献   
157.
采用通量箱-气相色谱法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秋季水-气界面温室气体(CO2、CH4、N2O)交换通量进行了连续24 h昼夜观测.结果表明,水-气界面CO2、CH4、N2O的释放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水体除去下午17:00及凌晨05:00吸收CH4外,其余时刻均向外界大气排放CH4,且在凌晨01:00达到排放高峰.CO2和N2O通量的变化规律一致,两者全天均表现为向大气释放;且CO2和N2O通量的昼夜差异较大.CO2白天释放通量范围在20.1~97.5 mg.(m2.h)-1之间,夜间释放通量范围在32.7~42.5 mg.(m2.h)-1之间.N2O白天释放通量范围在18.4~133.7μg.(m2.h)-1之间,夜间释放通量范围在42.1~102.6μg.(m2.h)-1之间.通过相关性分析,秋季香溪河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显著负相关,与Chl-a有一定相关性;CH4交换通量与气压有一定的相关性;N2O交换通量与pH值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8.
香溪河库湾春季pCO2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测定了春季香溪河库湾的水温(WT)、pH、HCO3-浓度、溶氧(DO)及叶绿素a(Chl-a)浓度等参数.根据化学平衡和亨利定律计算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薄层扩散模型计算碳通量.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春季表层水体pCO2在8.34~168.70μatm间波动,平均为49.01μatm.空间上,pCO2自上游到河口呈明显上升趋势,Chl-a浓度则逐渐下降.时间上,昼夜pCO2在74.43~168.70μatm间波动,平均为117.92μatm,Chl-a浓度在2.22~4.55 mg.m-3之间,平均为3.04 mg.m-3.香溪河库湾春季表层水体pCO2与Chl-a浓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44,P<0.01),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是pCO2的主要影响因子.香溪河库湾春季是CO2的汇,CO2吸收速率为-35.17 mmol.(m2.d)-1.  相似文献   
159.
目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具有高增容性的特点,带来了废物处置的压力;针对高增容的处理现状,介绍了放射性废物减容处置技术的研究重点——热处理技术,包括焚烧技术、熔融盐氧化技术、热等离子体技术以及高温熔融固化技术,并分析了各技术的特点、应用难点以及各技术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放射性废物热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0.
本文通过对天津大港油田滨海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数据和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提出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的改进意见。通过对节能改造和运行调整前后各项数据的对比验证,证明了节能改造方案和运行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