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周芳  孙成  刘浩 《环境科技》2008,21(1):71-73,78
结合固相萃取预处理技术原理和普遍操作流程,提出改进固相萃取预处理操作过程的方案.并以水中有机磷农药加标回收率为表征.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操作过程优化对提高整个实验的准确性起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操作过程简化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实验效率.因此该改进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32.
采用厌氧折流式反应器(ABR)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做人为改变的前提下,保证PH为9左右,温度处于25℃时,水力停留时间(HRT)会明显影响出水的BOD5/CODcr(以下简写为B/C).在HRT为10h,8.5h,12h,14h,16h,15h出水B/C均值为0.23,0.21,0.25,0.28,0.27,0.30.在HRT为15h,出水的BOD5/CODcr值明显提高,实现了可生化性的有效改善.从运行管理的经济性和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考虑,处理印染废水的HRT选择15 h为佳.  相似文献   
33.
天气因素对道路灰尘铂族元素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昌吉市为研究区,探讨了天气因素对道路灰尘铂族元素(PGEs)累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样品经王水消解后由ICP-MS测定.结果表明,径流冲刷与风力是道路灰尘中PGEs迁移转化的主要外力,而降水量与气温是城市道路形成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干旱区降水稀少,更利于灰尘PGEs的累积.各类天气因素对道路灰尘PGEs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降水量小(12h降水量5mm),且气温高于0℃以上时的降雪(包含雨夹雪)后PGEs含量下降;气温低于0℃时,无论降雪量大小,雪后PGEs含量下降.单场次小雨(12h降雨量5mm)后PGEs含量下降;连续性小雨(12h降雨量<5mm)后PGEs含量上升,其累积达到上限,若继续降小雨,其含量不再升高反而呈缓慢下降趋势.4级以上大风天气后PGEs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4.
苔藓植物资源保护利用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苔藓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一类以孢子繁殖,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高等植物。苔藓植物的结构相对简单,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被广泛应用为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生长与所处的环境有关,而它的生长对土壤结皮形成、水土保持、生态小环境改善等方面又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综述了苔藓植物的资源分布、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苔藓植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但是目前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角度还存在着各自的不足。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世界各地大量的矿山开采、水电开发等工程建设对土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非农业建设以及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造成了农田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发生着不断变化。针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建设现状,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以及农田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今后值得十分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5.
苔藓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一类以孢子繁殖,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高等植物。苔藓植物的结构相对简单,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被广泛应用为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生长与所处的环境有关,而它的生长对土壤结皮形成、水土保持、生态小环境改善等方面又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综述了苔藓植物的资源分布、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苔藓植物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但是目前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角度还存在着各自的不足。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世界各地大量的矿山开采、水电开发等工程建设对土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非农业建设以及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造成了农田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发生着不断变化。针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建设现状,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以及农田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今后值得十分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太湖的两种优势植物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进行室内腐解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Illuminar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植物腐解过程中有色可溶有机物(CDOM)的产生情况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残体的去除率在2、10和30 d时均高于芦苇组。马来眼子菜组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在第2天低于芦苇组,在第10天和第30天高于芦苇组。马来眼子菜组的CDOM相对浓度和其相对分子量在第2天高于芦苇组,在第10天和第30天低于芦苇组。初始水体中微生物分属34门、156纲,30天后,马来眼子菜和芦苇腐解液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均降低了,分别分属23门和19门,以及95属和78属。两种植物在降解过程中,水体中降解难降解有机质类微生物逐渐占主要部分,如拟杆菌属(Bacteroides),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瘤胃微生物(Ruminococcaceae),此类微生物在芦苇降解组水体中的含量更多。  相似文献   
37.
降低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资源减量化和环境减压化的轨道,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借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力计算模型,并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水泥排放引起的资源环境压力分别占施工阶段生态足迹的48.56%,占使用与维护阶段生态足迹的82.78%,占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的56.73%;而废弃商品混凝土排放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施工阶段生态足迹和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分别为31.90%和37.26%;就生命周期各阶段而言,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占用足迹最大,占总足迹的92.91%,使用与维护阶段资源占用足迹最小,占总足迹的1.06%。因此,民用建筑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削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重点是减少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用量,多开发可替代混凝土结构的钢结构或组合结构形式的民用建筑。  相似文献   
38.
水体中高氯酸盐(ClO-4)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现阶段水体中高氯酸盐(ClO4-)污染控制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指出离子交换、生物降解与修复是目前处理水体中ClO4-的主要技术,认为探寻有效的组合处理工艺,开发更经济、高效的新处理技术,将是今后控制水体ClO4-污染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9.
棘洪滩水库近10年水质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2004-2006年棘洪滩水库的TN、TP、CODMn和浮游藻类的调查结果,对该水库近10年(1997-2006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数据显示,在年度之间,TN质量浓度冬春季较高,夏秋季逐渐降低,TP质量浓度和CODMn变化不大; 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则表现出与TN相反的趋势,冬春季较低,夏秋季最高; 浮游藻类种群结构冬春季以硅藻和隐藻为主,夏秋季绿藻和蓝藻占优势,但2006年的夏秋季绿藻取代蓝藻占明显优势.对1997-2006年TN、TP、CODMn和浮游藻类年际变化分析发现,TN质量浓度年均值2003和2004年偏高,其余年份变化不大,TP质量浓度、CODMn年均值变化不明显; 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在2003-2006年偏高,但2006较2005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年均值较低; 浮游藻类种群结构1997-2002年以硅藻和隐藻为主,2003-2005年以蓝藻为主,2006年绿藻取代蓝藻,与硅藻同占优势.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水库的水质均为二级--良好级.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得出的结论是,近10年来该水库的营养程度均为中营养.尽管2002-2005年有向中-富营养发展的趋势,但因及时采取了控制入库源水质量的措施,2006年的水质又有所改善.总体而言,该水库的水质状况良好,属中营养型,可确保饮用安全.  相似文献   
40.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特定项目中包括微囊藻毒素-LR在内的13种污染物,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使得各目标化合物均能在3min内检测完毕.试验表明,方法在各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12μg/L~8.40μg/L,地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62.0% ~104%之间,6次平行测定的RSD〈6%.用该方法测实际水样,阿特拉津和马拉硫磷被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6μg/L和0.7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