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虽然当今世界多级化趋势日趋明显,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抬头的趋势。以美国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战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通过这次战争,大家也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空战已从原来战争的辅助形式转变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正因为如此,作为反空袭行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防空工作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民防空(国外称民防)工作对于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的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国家的防御能力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人民防空工作,修筑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新长城”,不仅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浅谈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仍较为严重,以煤烟形成的烟尘和SO2为主要污染物。原因主要是能源和工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滞后。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控制煤烟型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和扬尘污染,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相等容积负荷下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分别在运行周期为6h、12h条件下调节进水浓度使得两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相等,比较两个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性状、氨氮去除情况及氮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在相等的容积负荷下,与运行周期为6h相比,运行周期为12h时的好氧颗粒粒径稍大,其他物理性状无明显不同。运行周期为12h时的氨氮平均去除率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很多供水厂都受到原水氨氮突发性超标的困扰,常规的传统处理工艺对氨氮处理效果不理想.目前,微污染水体氨氯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物理化学法和生物脱氮法.物理化学法有折点氯化法、吸附法等.生物脱氮多采用生物预处理的方式,工艺型式较多.  相似文献   
15.
张哲  张姚  刘清华  刘超  王亚宜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2):5056-5062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利用载体固定化氨氧化菌(AOB),分别以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方式长期平行运行两套MBBR亚硝化反应器(RC和RI反应器),分析对比不同曝气方式下亚硝化工艺性能和强温室气体(N2O和NO)释放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曝气方式均能实现亚硝化工艺,但RI出水NO2--N平均浓度较RC高20%左右,且出水NO2--N和NO3--N浓度波动性更小,因此间歇曝气条件下具有更好的亚硝化效果,更易形成稳定的亚硝化体系.在线测定两种体系N2O和NO释放特性可知,RC比RI减少NO释放量约87.3%,增加N2O释放量约57.5%.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Nitrosomonas为AOB主要菌属,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8%和10.06%,最低分别为2.19%和2.26%.间歇曝气方式下反应器可获得更高的AOB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以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方式长期运行两套亚硝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比分析两种曝气方式下亚硝化生物膜特性差异和变化.研究表明,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均可实现亚硝化生物膜生长(Kd> 0),但间歇曝气下生物膜连续脱落对生物总量基本无影响,生物膜生长过程更加稳定,且当亚硝化运行稳定后,间歇曝气可获得更高的生物总量(1.42g/m2).而连续曝气下生物膜可获得更高的蛋白质/多糖(PN/PS=1.8~2.0)和蛋白质/挥发性固体(PN/VS=0.145)以及更低的腐殖质/挥发性固体(HS/VS=0.05)和死细胞占比(13.66%).这说明连续曝气下生物膜中活性生物量占比更高,惰性生物量占比更低,活细胞占比更高,因而生物膜活性更高,微生物代谢更活跃.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以连续曝气运行的MBBR生物膜中亚硝化菌总量远高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更利于亚硝化菌的生长富集(2.36copies×108/g > 0.25copies×108/g).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PVDF膜(第1~219d)和尼龙(Nylon)膜(第220~360d)长期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分析MBR系统的脱氮性能和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最终在进水NH4+-N和NO2--N浓度分别为400~740mg/L和460~790mg/L的条件下稳定运行112d,总氮去除率(TNRE)维持在86%左右,总氮去除负荷(NRR)为0.61~1.08kg N/(m3·d).经过263d的运行,反应器中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从4918mg/L增至723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从2585mg/L增加至4455mg/L,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最高达0.46g N/(d·gVSS).无论是PVDF膜还是尼龙膜,Anammox-MBR系统在一个膜污染周期结束时,都是泥饼层阻力占主导,但二者的膜污染机制不同.与相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运行的PVDF膜相比,尼龙膜的膜污染发展速度显著减小.结合脱氮性能和膜污染情况,本实验条件下,MBR系统优先采用尼龙膜在HRT=1.5d运行.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生物质灰,其钾、钠等碱金属元素的含量高,导致其熔融温度低,在高温下极易熔融或挥发,进而对锅炉、管道或设备受热面造成沾污结渣、腐蚀等危害。为系统了解碱金属迁移转化对生物质灰沾污结渣影响的研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首先,归纳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由碱金属迁移转化引发的安全问题及危害;其次,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质灰沾污结渣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不同热化学转化来源生物质灰沾污结渣演变规律和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研究等;最后,预测生物质灰沾污结渣防治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赋存形式和演化特征是影响灰熔融和沾污结渣特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热化学转化来源生物质灰的熔融和烧结规律是灰沾污结渣防治研究的关键。以往针对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的研究,大多只考虑生物质自身的燃料性质、矿物组成等,对不同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对生物质灰沾污结渣和熔融烧结的影响以及不同形式碱金属成分的影响研究仍不够深入和系统,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将成为以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