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5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多证据分析技术在场地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证据分析技术,综合重金属浓度相对累积频率分布规律及其在场地中的空间分布规律,推导了案例场地土壤中As、Cr6+背景浓度上限.其中,场地1土壤中As、Cr6+背景浓度上限分别为29.8 mg.kg-1、76.1 mg.kg-1,均远高于文献报道的北京地区土壤背景浓度.场地2土壤中As、Cr6+背景浓度上限分别为10.6 mg.kg-1、33 mg.kg-1,略高于文献报道浓度.以推导的背景值作为评估标准,案例场地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与场地历史生产活动中的排污特性分析结果及元素相关性分析结果相符.其中,场地1中As、Cr6+的超标率分别为3.8%、6.0%,场地2中仅As超标,超标率为5.2%,但均远低于以文献报道的背景浓度作为评估标准确定的超标率77.7%、96.7%及41.9%.因此,具体重金属污染场地评估项目中,应避免因直接以文献报道的区域背景浓度作为标准进行评估而使结论缺乏客观性,并导致后续修复过程中投入过多不必要的修复资金.  相似文献   
122.
为阐释不同水力水质工况对市政排水管网底泥微生物在门和属水平多样性的影响,应用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探讨了底泥微生物组Alpha和Beta多样性、样本组间差异及其与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及可能原因. 结果表明:①底泥中优势菌门Bacteroidetes、Chloroflexi、Firmicutes、Acinetobacter等均为有机物降解类细菌,并且随着外源性碳浓度的增加,同种微生物的丰度越高;随着色氨酸类有机物种类越多,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越高. ②在一定范围内,剪切力越高,底泥中呈显著差异(P≤0.001)的Dechloromona(5.5%)、norank_f_Anaerolineaceae(2.3%)、Longilinea(2.8%)等厌氧细菌(主要功能是分解蛋白、碳水化合物)的丰度越高. ③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底泥微生物组的丰度越高. 在41 ℃环境下,呈显著差异(P≤0.001)的优势菌门Chloroflexi(11.1%)和优势菌属Defluviicoccus(4.9%)、Candidatus_Competibacter(3.8%)的相对丰度最高,而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等菌门可能因微生物蛋白质活性受温度影响,丰度降低. ④在碱性环境中,只有Proteobacteria(49.4%)、Chloroflexi(10.1%)等杆状菌丰度最高,没有丝状菌. ⑤SO42?浓度对底泥微生物影响较小,但较高SO42?浓度提高了上覆水中Methylocystis、Zavarzinia等微生物丰度,抑制了Methylocystis等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研究显示,重力流排水管道底泥微生物组多样性变化与水力剪切力、温度、pH、SO42?及外源性碳这5个环境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23.
刘辉 《环境》2009,(3):28-30
2003年,台湾一对夫妇将自己的农园命名为“东篱农园”向大众开放。园内环境优美,宛若世外桃源。整座东篱农园,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意境打造,整座农园有“归园田居”、“微风好雨”两幢中式建筑。而广达三千多坪(坪原为日本计量单位,1坪约合3.3平方米,编者注)的庭园里种满了菊花、迷迭香等各式花卉,  相似文献   
124.
几种酚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的3D-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甫洋  张学胜  刘辉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1):2884-2890
测定了16种酚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半致死浓度EC50(mol·L-1),通过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对16种酚衍生物的毒性进行了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研究,建立了CoMFA和CoMSIA模型.其中CoMFA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03,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83,F检验值F=178.635;CoMSIA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588,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46,F检验值F=52.074,所建立的模型均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分析比较CoMFA和CoMSIA的三维等势图,全面直观地了解了酚衍生物的结构对致毒性的影响.在酚类化合物毒性作用过程中,化合物的氢键供受体特性因素起主要作用,其次是取代基的电负性和疏水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5.
对卤代苯化合物的水溶解度(-lg Sw)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ow)分别进行了基于三维结构的比较分子场(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Co MSIA)分析,建立了三维定量结构-性质相关(3D-QSPR)模型,并将所获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得到的2D-QSPR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g Sw的Co MFA和Co MSIA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902和0.940,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2和0.986,模型稳定性和估算能力较好;lg Kow的Co MFA和Co MSIA模型Q2分别为0.926和0.988,R2分别为0.983和0.997;本研究所建的3D-QSPR模型的估算能力优于2D-QSPR模型;Co MFA和Co MSIA模型三维等势图表明,取代基的疏水效应对该类化合物的水溶解性能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立体效应次之,静电场效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6.
采用醋酸锌和过氧化钠为原料制取纳米氧化锌,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活性艳红模拟有机染料废水的光催化能力。考察了光照时间、磁力搅拌时间、原料投加比例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对活性艳红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在反应时间1 h,最佳磁力搅拌时间5 h,投加比例1:1的条件下,纳米氧化锌对50 m L(10 mg/L浓度)活性艳红的吸附率最大值为99.19%。  相似文献   
127.
介绍了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的产生原因,对几种下挠矫正方法进行了对比,并详细叙述了1998年3月对2#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矫正的过程,分析了通过矫正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8.
硫化矿石氧化性的分形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硫化矿石吸氧速度常数呈现出的不规则周期性变化特征,通过R/S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6种矿样吸氧速度常数的时间序列均体现出明显的Hurst现象,且Hurst指数均大于0.5;同时通过比较发现,矿样的氧化性与矿石吸氧速度常数的Hurst指数值具有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测定矿石吸氧速度常数并进行R/S分析,比较Hurst指数或分形维D值大小,可以得到矿样的氧化性大小,实现利用分形维对矿石氧化性进行表征,从而代替其他各项繁琐的试验工作.该研究为判断硫化矿石常温下的氧化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9.
130.
购、娱”六大要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旅游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