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Fenton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是处理难降解的废水是常用的技术之一。本文对Fenton氧化技术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Fenton氧化技术在电镀废水、染料废水、造纸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2.
基于HEART方法的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为差错概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调配飞行冲突,故有必要对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本文首次将HEART方法应用于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为差错概率分析,并根据相关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对HEART中的任务分类和差错诱发条件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该方法在空中交通领域的适用性.改进后的HEART方法能对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为差错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并可发现起负面作用的差错诱发条件,可为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对保障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地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确定事故各影响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对提高民用航空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欧盟联合航空事故和事故征候报告系统分析模型,结合基元事件分析法构建了民航事故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依据1991—2010年间世界民航事故信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人自身因素对民航事故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其中的个人工作管理与人自身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最后针对个人工作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该研究可为民航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煤炭资源整合是指以现有合法煤矿为对象,将两座以上煤矿的井田合并,对已关闭煤矿及其它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合并,实现统一规划,提升矿井生产、技术、安全保障等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某地煤矿资源整合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提出相关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噪声等方面,通过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析,确定环境影响分析为煤矿资源整合项目环评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5.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新型预涂剂的抗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茂盛  张捍民  杨凤林  崔霞 《环境科学》2007,28(11):2494-2499
对动态膜技术中的预涂剂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GA)的乳化交联制备新型预涂剂——PVA微球,分析交联反应机理,并通过PVA微球对产生膜污染主要物质EPS的吸附实验分析其抗污染特性.结果表明,乳化交联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半缩醛反应,PVA胶团的羟基数量实质上没有大量减少,PVA微球仍然保持良好的亲水性能,而且其表面呈现的电负性能够对活性污泥絮体产生静电排斥作用, PVA微球对活性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吸附率稳定且较低,分别为0 .543 mg·g-1和0 .694 mg·g-1,从微观上延缓了膜污染.预涂液中微球的粒径在1 .14 μm左右,其不同浓度的Zeta电位都小于-39 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快速稳定地沉积在多孔底膜的表面和孔道内壁上,试验中采用SEM分析了PVA微球及其在工业滤布内部纤维丝上形成动态膜的表观形貌.  相似文献   
36.
长三角典型村域次降雨条件下氮素非点源输出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曹杰君  高扬  黄海波  黄红艳  毛亮  张旭  周培 《环境科学》2010,31(11):2587-2593
研究长三角典型都市农业村镇不同土地利用下的氮素非点源输出特征,以期为治理该区域的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典型次降雨径流事件中氮形态和输出负荷变化的研究发现:监测点总氮(TN)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为20.01~22.83mg/L,其中溶解态氮(DN)占TN的比例最大;研究区非点源氮流失以溶解态为主,DN又以溶解态有机氮(DON)为主.耦合各形态氮浓度与径流量特征,发现非点源氮素输出呈现2个峰值,且出现在径流峰值之前4~55min;TN、DN和硝态氮(NO3--N)浓度随降雨时间增加呈现减少趋势;氮素负荷受其浓度和径流量的共同作用,基本上呈现与氮素浓度相同的变化特征,但起伏变化较为平缓.氮素污染负荷积累曲线分析表明,村域地表径流各形态氮素均存在初期冲刷效应.  相似文献   
37.
文章通过对扬州市机动车及其尾气污染物排放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和客观分析,提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系统性控制措施。该研究对城市发展绿色交通,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以佛山市镇安污水厂污泥为对象,以污泥沉降比、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泥饼含水率和脱水率为指标,研究比较了添加单一絮凝剂、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助凝剂对污泥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絮凝剂作污泥调理剂时,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脱水效果最好,其最佳投加量为30~60 mg/L。有机-无机絮凝剂复合作污泥调理剂,比之单一絮凝剂,污泥脱水效果有明显改善。2)添加石灰、粉煤灰等助凝剂,可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效果,并能大幅降低絮凝剂添加量。在实验范围内,阳离子PAM 9 mg/L、粉煤灰30 g/L、生石灰30 g/L为最佳污泥调理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39.
耿婧婧  叶爱丽  杨毅  刘敏  张婧  周俊良 《环境科学》2014,35(12):4671-467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UHPLC-MS2)检测崇明岛9种典型水生生物体中5种典型雌激素的含量,包括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炔雌醇(EE2)和双酚A(BPA).并探讨其分布特征,进行初步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9种典型水生生物中雌激素总量(以dw计)为1.1~7.38 ng·g-1,平均为4.25 ng·g-1.雌激素脂肪含量(以lw计)在5.01~83.41 ng·g-1之间,平均值为40.75 ng·g-1,雌激素脂肪含量水平表现为鱼类>虾类>蟹类.鱼类和蟹类,虾类之间雌激素脂肪含量差异性显著,蟹类和虾类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从检出率和检出含量看,甾醇类雌激素(E1、E2、E3和EE2)的残留明显低于酚类雌激素(BPA).E1、E2、E3和EE2的检出率小于66.67%,平均干重含量为0.17~0.69ng·g-1,而BPA的检出率高达100%,检出的平均干重含量为2.60 ng·g-1.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崇明岛水产品中雌激素对健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0.
南方红壤区氮湿沉降特征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郝卓  高扬  张进忠  徐亚娟  于贵瑞 《环境科学》2015,36(5):1630-1638
本研究通过对江西千烟洲香溪流域雨季氮湿沉降及径流过程进行监测,分析降雨及径流过程的各形态氮浓度变化,探讨南方红壤区氮湿沉降特征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14年雨季(3~6月)共27场降雨,产生的氮湿沉降负荷达43.64~630.59 kg,氮沉降通量为0.44~6.43 kg·hm-2,呈现出极大的季节变异性;2对其中3场降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当降雨量为8~14 mm时,流域氮沉降负荷达18.03~41.16 kg,而该地区氮湿沉降通量为0.18~0.42 kg·hm-2.其中3场次降雨事件导致流域水体的总径流量为4 189.38 m3,TN总流失负荷16.72 kg,输出通量为4.64 kg·hm-2;DTN总流失负荷为9.64 kg,输出通量为2.68 kg·hm-2;NH+4-N总流失负荷2.93 kg,输出通量为0.81 kg·hm-2;NO-3-N总流失负荷5.60 kg,输出通量为1.56 kg·hm-2.3流域氮湿沉降对流域氮输出的贡献率约为56%~94%,说明降雨对流域氮流失影响巨大,并以硝酸盐为主,流域水体中总氮浓度超过河流水体富营养化阈值(1.5 mg·L-1)存在发生富营养化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