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12.
海洋石油作业包括采油平台、油汽处理、码头作业及后勤诸工种。其职工的劳动防护服装,多年来一直没有正式标准,主要靠临时筹措采购,性能无保证,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颜色五花八门,影响了企业的整体面貌。近年来,虽然制订、颁布了石油企业职工劳动防护服装行业标准,但服装性能和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随着化纤织物或化纤混纺织物的广泛应用,由于一般化学纤维吸湿性较差,这样织物静电现象日益严重。化纤服装或化纤混纺服装在穿着中由静电所造成的火灾、爆炸等事故也时有发生,为此许多行业部门,如电子、石油、化工、天然气、矿井、炸药制造和仓储等,都对其工作服的静电提出了不同防护要求。 为了减少或防止织物产生静电,人们提  相似文献   
14.
1990年8月底,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抗油拒水防护服及其系列标准,通过了国家劳动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全国总工会组织的鉴定。 石油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经常接触油水泥浆,而发给的工作服多少年来却一直沿用以棉纺织品为原料制成的棉服,既不防油又不防水,工人称之为“落水透身凉,沾油一大片,夏天闷热冬天冷,难洗又难看。”这不仅影响了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而且也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心理后果,有的人嘲笑他们是“油花子”。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帮助石油工人排忧解难,从1987年起,接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与华北油田等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