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采用同时硝化反硝化对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并对有机物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对渗滤液中COD、氨氮、总氮和部分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2.34%、99.82%和65.31%。GC-MS分析总共检测出53种主要有机污染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29种有机物的去除率达100%,乙基苯等5种有机物的去除率高于90%,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等8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介于60%和90%之间,此外还有4-苯基戊醇等5种有机物去除率低于60%。反应器内存在亚硝氮途径的脱氮反应形式。  相似文献   
52.
活性炭催化过硫酸钠降解金橙G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梅梅  周少奇  刘聃  郑可 《环境科学》2013,34(3):962-967
采用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e carbon,GAC)催化过硫酸钠(sodium persulfate,PDS)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以偶氮染料金橙G(orange G,OG)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其降解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GAC/PDS体系能通过氧化作用有效地去除金橙G,其中氧化降解速率主要与PDS投量、GAC投加量、溶液的初始浓度及反应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和GAC投量可以显著地加快OG的降解.且在初始浓度为0.050~0.125 mmol·L-1、pH值为5.0、n(PDS)/n(OG)为10/1~160/1、GAC投量为0.1~1.6 g·L-1、温度为298~338 K的实验范围内,反应的氧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另外还对GAC重复使用之后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53.
以草海湖区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Hupfer改进后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20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通过不同磷吸附释放风险指数评估草海的潜在生态风险,并探讨影响磷形态和吸附释放的因素.结果表明,草海湖区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为780.95~1229.42 mg·kg-1,存在轻度污染;磷形态含量分布表现为NaOH-NRP>Res-P>HCl-P>BD-P>NaOH-SRP>NH4Cl-P,TP与HCl-P、BD-P和NaOH-NR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草海沉积物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为486.71~812.86 mg·kg-1,占TP的59.18%~69.38%,内源磷负荷相对较大.沉积物磷吸附释放相关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磷吸附平衡浓度(EPC0):0.001~0.839 mg·L-1(明显高于上覆水SRP);磷吸附指数(PSI):35.47~159.40 (mg·L)·(100 g·μmol)-1;磷吸附饱和度(DPS):3.64%~16.51%;磷释放风险指数(ERI):3.03%~39.57%.草海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以较低释放风险为主,县城-西海码头区域为高释放风险区域.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显示:草海湖区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受理化性质、酶活性影响,其中Zn、Cd、Pb、中性磷酸酶(NP)、碱性磷酸酶(AKP)、总氮(TN)影响比重较大;Feox、Alox,NH4Cl-P、BD-P和过氧化氢酶(CAT)与草海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指数均显著相关.总体来看,草海自身的生态环境和周边的人类活动是显著影响沉积物中磷形态及磷吸附释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A-A2/O工艺是预缺氧/厌氧/缺氧/好氧组成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具有同时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能力,但是TN去除率较低。分析了其TN去除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该水厂针对本厂水质特征以及影响工艺脱氮性能的主要因素,优化了工艺控制参数,提高了TN去除率和TN达标保证率。  相似文献   
55.
恶臭气体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鸿郭  周少奇  石永 《四川环境》2006,25(3):95-100
恶臭气体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已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采用微生物方法能有效去除恶臭气体,本文在探讨恶臭气体迁移机理及迁移速率的基础上,介绍了处理恶臭气体的微生物吸收法、微生物吸附法和微生物填料吸收法三类共6种处理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今后恶臭气体微生物处理研究工作的深化指明了方向,对于恶臭气体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6.
回流比对投料A~2/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了投料A2/O脱氮除磷工艺在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中试,考察了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及污泥回流比对投料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TP和NH3-N影响较小,对TN的去除率影响较大,系统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时,系统处理效果最佳;污泥回流比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较大,随污泥回流比的增大,各指标的去去除率随之增大,结合处理效果和能耗情况,污泥回流比为75%时系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微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玉洁  周少奇  朱明石 《环境科学》2008,29(6):1638-1643
运用显微技术、常规的分离纯化和分子生物技术的方法研究了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实验室条件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和UASB生物膜反应器在无机和黑暗的条件下成功富集了厌氧氨氧化菌,在适宜的温度30-34℃和pH7~8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UASB反应器的去除率分别为99.99%和99.9%,在UASB生物膜反应器的去除率分别为99.3%和97.4%.通过传统的鉴定方法分析了该系统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表明2套反应器中微生物类群基本一致,都以厌氧或缺氧的细菌为主,大部分微生物在污泥中浓度很低.电镜观察发现优势菌是大小为(0.6~0.8)μm × (0.9~1.2)μm的椭圆形菌,占菌群的90%以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16SrDNA片段的酶切表明该系统只有1种优势的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不高.  相似文献   
58.
Fenton试剂氧化降解腐殖酸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了Fenton试剂氧化降解腐殖酸废水的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Fenton法能通过氧化和混凝作用有效去除腐殖酸,其中氧化降解速率主要与Fenton试剂投量、腐殖酸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有关,且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反应前60 min.在pH为4.0,[Fe2+]0为5~40 mmol.L-1,[H2O2]0为40~120 mmol.L-1,[HS]0为250~1 000 mg.L-1,温度为278~318 K的实验范围内,反应初始阶段腐殖酸的氧化降解符合表观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该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Fenton氧化降解腐殖酸过程.Fenton氧化降解腐殖酸的初始反应活化能Ea为14.9 kJ.mol-1,说明反应较易进行.动力学模型的反应总级数为2.34,其中H2O2的反应分级数(0.86)高于Fe2+的分级数(0.47),表明H2O2浓度比Fe2+浓度对Fenton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59.
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工艺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许多应用。但在我国低浓度、低C/N比的城市污水处理中遇到许多问题。以广州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B工艺的应用情况为例,探讨了AB工艺改造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SND(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应用于AB工艺改造的新思路,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优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60.
针对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石井河截污工程的地质状况、施工条件与要求,结合刀盘、刀具的工作原理,分析确定了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工艺中顶管机的刀盘形式、刀具布置,并将其应用于石井河截污工程,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