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21.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访谈的方法,研究探讨了隧道工人群体行为。对隧道工人群体的概念、特征和群体行为的形成、影响因素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得出适合当前情境下隧道工人群体及其行为的理论成果。本研究有助于隧道工程项目管理者更加清晰地认知隧道工人群体行为,进而有效地管理隧道工人群体,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2.
低碳源条件下改良双污泥系统脱氮除磷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低碳源废水条件下,通过对改良后的双污泥处理工艺与传统厌氧-好氧-缺氧工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碳源不足的方法.实验组反应器为改良型双污泥系统,即在原双污泥系统缺氧段增加两个阶段的微曝气(曝气量0.5 L·min~(-1)),对照组反应器为多级厌氧-好氧-缺氧SBR.结果表明,进水COD、氨氮、SOP浓度分别为200、35、10 mg·L-1时,实验组比对照组脱氮除磷效果好(去除率分别为:TN 94.8%与60.9%;TP 96.5%与75%),出水SOP浓度0.35 mg·L-1,NH+4-N浓度0.50 mg·L-1,TN浓度1.82 mg·L-1,完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单位碳源(以COD计)可实现的最大的氮、磷的去除量分别为0.17 g·g-1和0.048 g·g-1,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当前城市废水碳源浓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悬浮填料—SBR工艺处理难降解青霉素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悬浮填料—SBR工艺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结果表明:青霉素废水中含有的抗生素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宜采用非限制曝气的进水方式;最佳运行工艺为一周期8h,非限制曝气进水1h,反应5h,沉淀、排水和闲置2h;该工艺与单一SBR工艺相比,可提高CODcr去除率20%以上,缩短反应时间2h;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进水CODcr浓度变化较大(800—2500mg/L)时,CODcr去除率一直稳定于83%-85%之间,出水CODcr在136—350mg/L之间,达到国家二级徘放标准。  相似文献   
24.
SBR法处理废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评述了曝气方式,溶解氧浓度、温度等操作条件和pH值、废水中的营养物及其他物质等基质条件对SBR法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我们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对于SBR法渐减曝气更合理、更经济;保持出水水质前提下,SBR法处理废水溶解氧浓度在一定程度是可以减小的,从而减少能耗;SBR法可操作的温度范围很宽,相应的适应菌群有所不同;SBR法对pH值、部分金属离子以及硫酸根有很强的耐冲击能力。SBR法处理废水对营养物的需求,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就此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5.
张莉  孙剑 《环境工程》2015,33(6):71-75
气候作为人类生存活动与发展的支撑,其变化也必然对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资源能源消耗等对气候变化产生反作用,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城市系统与气候变化耦合关系指标,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构建城市系统与气候变化交互作用的相关耦合关系模型,定量揭示出两者耦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保护行人过街时的安全及减少行人违章行为,通过分析行人过街的等待规律,构建了信号控制行人过街等待的生存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典型交叉口的行人过街等待行为的观测及分析,得到了行人等待的生存曲线,建立了行人违章危险度随行人自身及环境因素影响的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行人在路边等待过街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90s,在中间安全岛的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仅为50s;行人等待时间与行人年龄、红灯时间、穿越车道数、冲突方向车流量、是否二次过街相关,与行人性别无关;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和信号控制能提高行人的遵章率、降低违章危险度。笔者建议: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红灯时间不超过90s,行人在安全岛最大等待时间不超过50s。  相似文献   
27.
双组分甲苯、氯苯的微波辅助催化氧化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波辅助氧化典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苯与氯苯的实验,探讨了TiO2-5A分子筛复合载体负载铜、锰、铈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存在形式及其与催化氧化活性的关联,研究采用SEM、EDS、BET、XRD、XPS以及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双组分中甲苯的完全转化温度(T95)比单组分的要高出31℃,而单组分氯苯在双组分氯苯的T90温度下可被完全转化,催化剂上目标物的竞争吸附降低了其催化氧化效果。XRD和XPS分析表明,催化剂中的活性物质以多价态氧化物CuO/Cu2O、MnO2/MnO以及Cu1.5Mn1.5O4和CuMn2O4尖晶石形式均匀分散于载体表面,Cu2+/Cu+、Mn4+/Mn2+的相互转化促进了电子转移增强了甲苯氯苯被氧化的性能,以及有更高催化活性的CuMn2O4尖晶石的形成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CeO2/Ce2O3相互转化加强了催化剂表面储氧、输氧的能力并加快了氧化反应速率。FTIR与粉红色尾气吸收液检测结果推测:甲苯首先氧化成苯甲醛、苯甲酸类物质,而氯苯氧化成苯酚,210℃下可最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28.
运用蚕豆幼苗叶片生物标志物评价铅污染土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承润  王晓蓉  于红霞  乔松  张宝刚  孙剑 《环境科学》2008,29(11):3246-3251
以蚕豆(Vicia faba L.)幼苗为供试植物,通过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暴露5周后的蚕豆幼苗叶片应激蛋白(HSP70和HSP60)等相关生物指标对土壤铅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铅的增加,叶片总铅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膜脂质过氧化产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O·-2与膜脂质过氧化产物(R=0.973, p<0.01)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均被相应的诱导.HSP70和HSP60对铅污染的响应比上述其它生物指标更加敏感.可见,土壤铅进入叶片后,可能通过O·-2的作用诱导了膜脂质过氧化,而4种抗氧化酶活力的提高缓解了活性氧的氧化损伤.HSP70和HSP60可作为土壤铅污染早期诊断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还应该考虑铅的暴露剂量并综合利用其它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29.
一种改进的混合交通交叉口安全仿真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经典冲突分析模型SSAM中最小碰撞时间方法在冲突仿真中的不足,根据混合交通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运行特征并基于交通冲突理论,提出在交通仿真模型中易于实现的冲突时刻差法,即通过测量任意2股车流经过潜在冲突点的时间,计算冲突发生的时间差值。该方法可以通过交通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方便地实现对混合交叉口交通安全状况的评估。最后以典型混合交通交叉口绿灯间隔评价为例,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冲突时刻差法比最小碰撞时间法更能细致刻画交叉口的安全水平;在不同的绿灯间隔水平下,后一种方法比前者漏检80%以上的交通冲突,冲突时刻差法更能适应混合交通交叉口安全仿真分析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