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该方法介绍了用电导滴定标准加入法测定土壤中微量的SO2-4,其方法克服了其他方法在测定土壤中微量SO2-4时存在的不足,具有简便快速、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
多菌灵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太阳光和高压汞为灯光源研究了多菌灵在溶液相中的光化学降解:在太阳光下,多菌灵在甲醇,正已烷、重蒸水、3种PH缓冲液和不同类型水质中光稳定性很强,但在丙酮中可以光解,光 解半衰期为33.80h光敏剂核黄素、0.5%内酮、e^3+能加快多菌灵在水溶中的光解速率,其中黄素敏化效果最显著,说明在太阳光下多菌灵在水溶液中主要是间接光解,与太阳光源比较,多菌灵在高汞灯下主要进行直接光解,在重蒸水中的光钐半衰  相似文献   
93.
九种农药对丁草胺在水溶液中光猝灭降解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氙灯、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 ,研究了苄嘧黄隆、乙草胺、氟乐灵、二甲四氯、草甘膦、甲黄隆、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多菌灵等 9种常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对除草剂丁草胺在水中的光解作用影响 .结果表明 :苄嘧黄隆等 9种农药使丁草胺光解速度减缓 ,表现出显著的光猝灭降解效应 ,其中草甘膦、甲基对硫磷及乙草胺光猝灭效率较高 ;其光猝灭作用强度与甲基对硫磷和氟乐灵、草甘膦、苄嘧黄隆的剂量成正相关 .  相似文献   
94.
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将化学改性后的玉米秸秆制备阴离子交换剂,重点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特性.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在不同pH、温度、磷酸根初始浓度条件下,改性玉米秸秆对磷酸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分别用伪一级动力学方程、伪二级动力学方程、修正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出相应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模式能更好地描述改性玉米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效果,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玉米秸秆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逐渐减小.改性玉米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3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吸附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伪二级吸附速率常数逐渐减小,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逐渐增大.通过改性玉米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可以为反应器的设计和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提供基础信息,对于去除水溶液中磷酸根的技术应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5.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兼氧FMBR(4S—MBR)技术自2009年推广应用以来,已在城市及乡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与同用等500余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被列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污染治理专项洱海面源污染控制的主推应用技术;成为同内唯一供应同际某重大组织污水处理集成装备,开创了我国污水处理集成装备大规模出口之先河;  相似文献   
96.
97.
盛洪义从小喝着沂蒙山的甘泉,于大山深处长大,他对家乡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思恋。近年来他的精力多投入到山水画创作上。画面浑厚拙朴,峻健典雅,景物画的很充实,而不觉拥塞,画丛林疏密点染相得益彰,他善于抓住四时景色的变化,特别是画秋景,不入世俗,设重浓重,妙趣...  相似文献   
98.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可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克雷伯氏菌C11,对微生物絮凝剂M-C11的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条件进行优化.探讨将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活性污泥脱水时,pH、CaCl2投加量、M-C11投加量等因素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并与常规化学絮凝剂的调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絮凝剂M-C11生产的最优培养条件:30 g·L-1葡萄糖、2g·L-1NaNO3、0.5 g·L-1MgSO4分别作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在37℃,150 r·min-1振荡培养48 h,絮凝活性高达91.70%.M-C11在pH为4~8、温度为20~60℃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絮凝稳定性.克雷伯氏菌产絮凝剂M-C11应用于调理污泥脱水,在pH为6、3 mL M-C11、4 mL CaCl2(1%)的最佳投加组合下,调理后污泥比阻(SRF)和含水率分别由原泥的11.64×1012m·kg-1和98.86%,降低至4.66×1012m·kg-1和83.74%,调理后的污泥脱水效果显著优于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等无机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成本低廉、易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且对污泥pH、盐度等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作为新型高效的污泥脱水调理剂.  相似文献   
99.
针对传统微电解工艺存在的填料板结问题,烧制了一种新型微电解材料——Fe0/C/Clay陶粒,并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处理。单因素试验筛选的最佳试验参数为:亚甲基蓝浓度为1 000 mg/L,pH=5,A/L=1.5,HRT=4 h,此时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和58%。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表明:可见光区的吸收明显减少。连续运行试验发现,出水水质稳定时间较长,运行中陶粒填料没有发生板结。  相似文献   
100.
Fenton试剂与CPAM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含水率是影响污泥处置效果与成本的重要因素,通过泥饼含水率、上清液COD、蛋白质、多糖质量浓度、污泥粒径等指标,研究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Fenton试剂单独及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调理机制.结果表明,CPAM阳离子度越高,脱水效果越好,且酸性条件有利于改善CPAM的污泥脱水效果.Fenton试剂H2O2投加量越高,污泥脱水效果越好.Fenton试剂与CPAM联合调理时污泥脱水效果更为显著,投加FeSO4=2 g.L-1、H2O2=6 g.L-1,污泥含水率由原泥的85.5%降低至76.7%,再投加CPAM 3 kg.t-1联合调理后污泥含水率降至74.8%.Fenton试剂对胞外聚合物的破解作用使污泥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释放部分的吸附水和内部水;CPAM与Fenton试剂的联合调理,将分散的污泥絮体凝聚,污泥平均粒径由35.16μm增至50.50μm,比表面积由未加入CPAM的0.39 m2.g-1降至0.20 m2.g-1,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效果的改善作用优于单一絮凝剂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