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在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豪华旅游船沉没,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深刻的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与船长自信本船船体的“安全可靠”、永远不会沉没,自信自己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382.
液体旋流分离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设备之一。在以前的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和压力损失等实验研究中,提出了液体旋流分离器的优化组合的设计方法,为了验证该设计方法对微粒子的分离性能,按照该设计方法中各部分结构参数的选取原则及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制作了一台优化组合型液体旋流分离器并进行了性能实验,通过从水中分离脱硫石膏的实验方法,得出了优化组合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分割尺寸和压力损失的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优化组合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383.
2007-2008年中国城乡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统计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1,2]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影响力较大的报刊和网站资料,统计了我国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城乡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分析了以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2008年阳宗海污染事件为代表的近2年中国城乡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及其应急情况的新特点.从发生日期、地点、污染物种类、事件简况、应急反应5个方面对187起突发污染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2007-2008年突发污染事件依然呈现数量增多、危害增大、风险源增多的趋势;2)各类工业污水和危险化学品仍是主要污染物;3)突然排污、交通事故、工厂泄漏仍是主要风险源,但是自然灾害(如冰冻灾害、地震)也能导致少数严重的突发污染;4)43.3%的事件威胁到城市供水系统安全运行;5)75.9%的突发污染事件得到了应急响应,但响应时间仍然较长;6)大多数突发污染事件缺乏全面、客观、及时的信息披露与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384.
国土空间格局对协调区域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其基本前提在于厘清国土空间格局内涵并构建科学有效的传导路径。由此提出国土空间格局多维度分解与传导路径研究框架,围绕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三个方面开展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潜在冲突识别与调解机制实现国土空间重构,运用区位熵识别优势功能分区,进而构建战略格局,并以东营市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东营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表现为“生态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潜在冲突以中度为主;国土空间重构包括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城镇空间,地理单元的空间分异和行政单元的面积占比差别明显;优势功能分区包含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产品生产区、城市化发展区和弹性发展区,提供了分区分类的差别化管控策略;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战略格局包括“一心一屏一廊”的生态保护格局、“一圈两区”的开发利用格局和“两带”的弹性发展格局,树立了可持续国土空间利用的目标引领。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协调区域国土资源有效配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85.
为探讨西安冬季不同大气污染状况(污染天和清洁天)大气细粒子(PM2.5)及其一次棕碳(BrCpri)和二次棕碳(BrCsec)的光学特征及辐射效应,开展了高分辨率多波段光学参数观测,获得PM2.5多波段光学吸收系数(babs),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得到BrCpri和BrCsec的光谱依赖指数(AAE)及其相对黑碳(BC)的辐射强迫.结果显示,污染天时段370nm光学吸收(babs(370))和880nm光学吸收(babs(880))均值分别为(733±311) Mm-1和(185±80) Mm-1,分别高出清洁天约5.9倍和6.2倍.清洁天PM2.5的AAE1.08~2.09,变化幅度大于污染天(1.28~1.79).清洁天棕碳光学吸收(babs(BrC))在370nm波长对总吸收占比高于污染天,均超过30%.一次棕碳光学吸收(babs(BrCpri))在清洁天和污染天均对babs(BrC)呈现高贡献,占比范围分别为76%~86%和82%~91%,说明一次排放仍然是造成西安冬季污染的重要原因.清洁天BrC、BrCpri和BrCsec的AAE均值分别为4.42、4.31和4.78,均高于污染天,说明清洁天粒子等效直径相对较小,老化程度较高导致BrC的高光谱依赖性.babs(BrCsec)日间变化表明污染天凌晨高湿条件下的液相反应可能是BrCsec形成的主要机制,比清洁天更为强烈,而污染天日间BrCsec受光漂白的影响较大.最后估算了BrCpri和BrCsec的辐射强迫效应,在紫外波段(300~400nm),污染天BrCpri和BrCsec相对BC的辐射强迫分别为62%和16%,而清洁天分别为59%和23%,表明BrCpri和BrCsec在西安冬季的辐射强迫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86.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自1993年开发至今,其在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PTS),尤其是多环芳烃(PAHs)源解析中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PMF模型的基本原理,在综述该模型用于土壤/沉积物、大气及水体中PAHs源解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实际工作的应用,评述了其在环境中PAHs源解析方面的应用潜力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87.
复合混凝剂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酸性大红染料的结构与特点,进行各种混凝剂的筛选实验,配制FeSO4—MgSO4—Ca(OH)2—PAM复合混凝剂,并通过实验优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COD=288.3mg/L、色度为25000倍的酸性大红GR实验废水,COD去除率可高达85.3%,最高脱色率可达97.4%,在脱色率达90%时,药剂费用为1.12元/t。  相似文献   
388.
杜佳  王永红  郑谦  张勇  黄玲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9):3277-3286
以珠江河口2017年洪季16个站位和2016年枯季8个站位的悬浮颗粒的磁性测量数据为基础,结合同步的水文调查资料及样品重金属测量数据,探讨了珠江河口悬浮颗粒磁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重金属污染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珠江口悬浮颗粒的磁化率平均值为61.1×10-8 m3·kg-1,亚铁磁性矿物是珠江口悬浮颗粒磁化率的主要贡献者.整体而言,远口段悬浮颗粒磁性高于河口段,枯季悬浮颗粒磁性高于洪季.珠江口磁性颗粒多畴、单畴和超顺磁同时存在,洪季以准单畴和多畴颗粒为主,枯季以单畴和准单畴颗粒为主.悬浮颗粒磁性的时空分布主要受母岩性质、流量等自然因素及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和磁学参数的相关性系数多在0.4~0.7之间,且与χ、SIRM、χARMS-100S-300、SOFT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p<0.05,n=24),可以用来指示珠江河口悬浮颗粒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389.
目的设计并制备一种特殊分子结构的新型聚氨酯,并将其形状记忆性能应用于涂层自修复。通过与市售同类涂层进行性能对比,更为严谨科学地评测新型自修复涂层的性能。方法以羟甲基丁酸、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扩链剂,采用聚乙二醇为分子链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硬段,采用溶液聚合法得到水性聚氨酯。设置对照组,涂以不同聚氨酯涂层,进行加速腐蚀试验。使用体视显微镜测试、傅氏转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电化学工作站对聚氨酯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热性、极化特性及交流阻抗等性能指标参数进行测试。结果同等划痕处理情况下,所制备的自修复聚氨酯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市面上使用的聚氨酯有机涂层材料性能。结论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可用于自修复涂层的成膜物。  相似文献   
390.
介绍TEOM(R)RP1400a(PM10)测尘仪原理、工作过程以及日常维护、质量控制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