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河北平原沧州-武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平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在沧州-武强一带发现了以As、Cu、Zn、Fe、Mn、La、Th等元素为代表的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本文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该异常成因、生态环境效应等问题进行解释与评价。结果表明,特殊的沉积地质环境,即平原区低洼地内的自然吸附作用是形成大规模低缓地球化学异常的主要原因;异常对久负盛名的畅销果品沧州金丝小枣品质及油气热资源勘查的指示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MIKE21模型进行浓海水排放对渤海湾海水盐度分布影响的研究,分别以天津大港和河北黄骅两地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所排放的浓海水量为输入条件,模拟预测了渤海湾不同潮期和工程规模浓海水排放的扩散状况。结果显示,浓海水的稀释扩散受潮流的影响较大,总体来讲小潮低潮时排海的浓海水稀释扩散效果最差,大潮低潮和小潮高潮时次之,大潮高潮时扩散效果最好;建设10×104 t/d以下的海水淡化工程浓海水排海对周围海区的盐度影响不显著,建设50×104 t/d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时,小潮低潮时盐度升高波及面积最大,高于背景值1.5 PSU的面积为31 km2,最远离岸距离为6.74 km,所以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的选址、浓海水排海方式均要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尽可能降低其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纳米SiO2与FeCl3复配使用强化混凝处理低浊微污染海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纳米SiO2强化混凝处理海水的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浊微污染海水,强化混凝能有效提高微污染海水的絮凝除污效果、改善絮体沉降性能、缩短沉淀时间。试验条件下,出水浊度、UV254、CODMn和TP去除率较单独投加FeCl3(20 mg/L)分别提高3.9%、6.1%、9.5%和7.3%。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六种化学品对六种水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选择、确定以斑马鱼、大型蚤卤虫作为主要试验生物,建立液体化学品水生物急性毒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制备镁铁复合絮凝剂(PMFS),研究其对近岸海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PMFS在絮凝过程聚集状态以及投加量、p H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MFS絮凝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起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形成絮体沉降性能良好;PMFS絮凝性能略优于聚合硫酸铁(PFS);浊度、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96%、45%和92%;p H对海水的浊度去除影响较小,但酸性条件下更利于DOC和TP的去除。  相似文献   
16.
东亚地区夏季旱涝分布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亚地区529个代表站地面历史月降水资料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历史序列资料,对近55年(1951—2005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并依据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确定了旱涝灾害等级标准,应用合成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偏晚和正常3种典型时态与东亚地区夏季旱涝分布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南海夏季风偏早爆发年份,中国长江流域、东北北部、华北局部以及韩国南部、日本南部、蒙古国东部易发生旱灾;中国的华南东部、淮河流域、环渤海北部及中朝边界、韩国北部易发生涝灾;(2)在南海夏季风偏晚爆发年份,中国江南地区、东南沿海、海南岛、东北局部以及日本的东部易发生旱灾;中国华南西部、淮河流域、华北大部、东北东部以及韩国南部、日本南部易发生涝灾;(3)在南海夏季风正常爆发年份,中国的华南南部、江淮地区、中朝边界、中蒙边界以及韩国局部、日本南部易发生旱灾;中国江南西部以及日本大部易发生涝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水中油含量分析的红外吸收方法,深入研究了干扰石油烃分析的非烃极性物质的分离条件,所提供的试验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分析操作中溶剂挥发量小。  相似文献   
18.
海上溢油风化特性及化学分散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渤海埕北油田B平台外输原油为对象,在人工模拟波浪下,研究原油特性随风化时间的变化在伴随着的化学分散效果的变化。本文同时研究了化学分散剂处理海上溢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于决策溢油事故时能否使用分散剂,在什么时间、条件下、使用保种分散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与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净化海水的效果.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与三种常用无机絮凝剂(AlCl3、FeCl3和聚合铝铁)的复合絮凝效果表明,其中FeCl3与羧甲基壳聚糖对海水的复合絮凝效果较好.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羧甲基壳聚糖与FeCl3的复配比例及应用条件,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氯化铁复合絮凝剂具有投加量少,絮凝...  相似文献   
20.
一、液体化学品危害性 评价及污染分类的意义 “经1978年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包括了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内容。其附则Ⅱ“控制散装有害液体物质污染规则”属于强制性规则,1987年4月6日生效,同时对我国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