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1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汇总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和洼地、塘库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资料,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流域泥沙来源。坡地地面流失轻微的,汇水面积小于0.5 km~2的微小流域,流域产沙主要源于地下流失(裂隙土)和沟岸侵蚀(沟壁土);坡地地面流失强烈的,主要源于坡地地面流失(坡地表层土壤)。地下流失和沟岸侵蚀是小流域和较大流域的主要产沙方式,且有随着流域面积增大,产沙贡献率越高的趋势。由于裂隙土和沟壁土都基本不含~(137)Cs,~(137)Cs单一示踪法不能区分这两种源地土体的产沙贡献率。建议采用多元示踪法,研究流域的泥沙来源。区分裂隙土和沟壁土的产沙贡献率,可考虑尝试磁性法和孢粉法。通过沉积物~(137)Cs断代等方法确定洼地、河流滩地和塘库泥沙淤积量,结合径流小区和水文站输沙量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洼地、河流滩地和塘库的泥沙截留率,分析河流泥沙输移比。在查明泥沙来源,泥沙输移比和输沙量(或产沙量)的基础上,确定流域泥沙平衡,结合径流研究成果,建立喀斯特流域产沙模型。  相似文献   
22.
本项目对水电建设系统生产作业环境的粉尘、噪声和有毒物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重点是洞内、坑内、管道内等通风不良、影响较大的施工作业场所及附属企业的主要车间。粉尘调查涉及12个工程,47种类型的199个作业场所;噪声调查涉及11个工程,31种类型的323个作业场所,有毒物质调查涉及9个工程,21种类型的42个作业场所,通过重点现场测试及函调,获得了大量的数据,经统计事理、分析、研究,对各类主要作业场所的  相似文献   
23.
产业园生态效率评价——以九发生态产业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李林军  陆宏芳 《生态环境》2010,19(7):1611-1616
生态产业园区的发展和评价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生态效率指标强调以较少资源投入和较低污染排放生产更多较高质量的产品,能同时评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现已是指导和评价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有效工具。本文应用生态效率理论和方法,对2004年九发生态产业园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效率评价和生态功能探讨,并与同年全国平均生态效率指标进行了对比,发现九发生态产业园虽然产业链网较完善,但系统实际运行的生态效率高低不一。其中,单位原材料产出率和单位废水排放产出率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不足。因此,需进一步提高九发生态产业园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从而增加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庄承彬  陈晓宏  黄薇颖  彭涛 《生态环境》2010,26(6):1354-1357
径流丰枯聚类研究的传统方法多建立在年径流量的单一指标之上,容易导致分析的片面化。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衡量流域多年径流丰枯状态的三维指标因子及权重,将其耦合到k-means聚类法的相似度计算与收敛分析中,在此基础上对对多年径流进行丰枯聚类,构建了一种基于三维指标因子的流域多年径流丰枯k-means聚类法。以该方法对广东省鉴江流域下游化州站1956—2006年的径流系列进行聚类分析,并与基于年径流量单一指标的k-means聚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较全面且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5.
绿色GDP核算——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再研究与再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GDP已是公众熟知的词汇,但由于其核算结果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扣减比例大并引发相关争议,我国在2006年首次发布核算报告后就暂停了试点推进工作。然而绿色GDP核算可使资源、环境成本凸显出来,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当前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初衷的低碳经济被大力提倡,它在国家发展规划层面属循环经济范畴。在这一背景下,重提绿色GDP核算,旨在推动如何正确评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本文阐述了绿色GDP的概念,分析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及绿色GDP核算存在的困难。通过自然资源耗减核算、环境质量降级核算和再生产品核算构建了经环境调整的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载体生态产业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耗减对系统总产值的消减额度最大,环境质量降级次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则有正面作用,绿色GDP核算使系统的发展成果被重新认识。由此可印证,绿色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益补充,应引起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的继续关注;其核算方法应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26.
易强  彭涛 《四川环境》2011,30(3):34-36
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扬州某工业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由于工业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十分明显:综合各金属危害来看,有6个点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处于中等到强水平,占比30%;区分各重金属造成的潜在生态危害面积,Cd占比95%,Hg占比45%,Pb占比5%.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7.
目的预测有限尺寸加筋平板结构宽频范围内的隔声特性,指导飞行器结构声学设计。方法基于混合FE-SEA方法,对单向加筋平板结构开展宽频隔声预计。同时,在标准声学试验室对其进行隔声测试,并将FE-SEA法预计结果与测试结果、SEA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SEA法相比,混合FE-SEA方法在50 Hz~10 kHz频带内的预计结果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其更适用于宽频隔声预计;在400 Hz~10 kHz的中高频段内,FE-SEA方法预计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同;在50 Hz~400 Hz的低频段内,FE-SEA方法预计结果略高于试验结果,且随频率降低,偏差会逐渐增大。结论进行加筋板结构声学设计时,为了获得精确的宽频隔声预计结果,可首先选用FE-SEA方法。FE-SEA方法预计结果在中高频段可直接使用,在低频段仅能作为参考,使用时应当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8.
29.
30.
近40年来中国自然灾害的时空统计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约2000个中国自然灾害记录,我们计算分析得到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统计规律,它们可总结为:1.中国的灾害可以以胡焕庸线和34°N为界划分为西域、北域、南域三个区,并且沿胡线可能存在过渡带区域;2.中国自然灾害的月特征是旱灾主要发生于3-10月,洪涝主要发生于6-9月;3.灾害的最频发区位于黄淮海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