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永超  李坚  徐鹏 《环境工程学报》2011,5(9):2091-2094
为了提高布袋除尘器对细微粒子的捕集效率,同时降低压力损失,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并利用这种新型的除尘器对2 500目的超细滑石粉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普通布袋过滤、电袋复合过滤的对比实验研究,得到了电场强度、气布比、压损、清灰周期和除尘效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的复合除尘器过滤粉尘时,粉尘在进入袋室之前就被荷电,通过在滤料表面施加较强的静电场,使得被处理粉尘在滤料的表面有序堆积和排列,能有效地降低压力损失,提高过滤风速,除尘效率均达到97%以上。Vf=3.5 m/min,U=12.3 kV时,新型复合除尘器与普通布袋过滤相比压力损失降低了90 Pa;PM2.5的捕集效率提高了5.9%;清灰周期从10 min延长至36 min。  相似文献   
32.
江苏省环境应急监测核心能力建设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预警工作需要出发,结合江苏省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处置项目建设规划,分析了省级应急监测能力、应急监测决策指挥能力建设的要素和功能,并分析了江苏省的市县级环境监测骨干网络架构及其实践应对。并建议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今后应当从风险源排查、应急预案、应急监测、应急处置、综合分析、后勤保障六个方面进行优化整合,为今后更系统和更针对性地防治区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3.
安全生产,既是进行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科学化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生产中的安全工作,并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需要人们正确把握生产中诸要素的主要矛盾和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努力减少事故。当然,影响和危及生产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事故的直接原因也不尽相同。但从过去发生过的事故分析,我认为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当务之急。一 所以说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是实现安全生…  相似文献   
34.
经过了几次重大的技术改进之后,用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可能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人工材料,1997年全球水泥产量达到了15.7亿吨(Humphreys and Mahasenan,2002),这些水泥加上水、碎石和其他物质相当于10500亿吨用于建造房屋、办公楼、污水管道、大坝、混凝土道路等等的建筑材料。 水泥生产分布广泛:150个国家都拥有水泥厂(Marland et al, 2002),而中国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三  相似文献   
35.
姜广建  徐鹏 《环境科技》2006,19(Z1):140-141
论述在中国现阶段通过实验室认可推进环境监测现代化的意义和历史机遇,指出了加强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几个方向,强调了实验室认可对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6.
在开发与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工作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保基金会“生物多样性规划扶持计划”(BPSP)对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者提供帮助。“生物多样性规划扶持计划”专门研究旅游中生物多样性方方面面的一体化,重心是要把“全球最佳实践”贯彻到这些战略与行动规划中去,本文重点介绍了哥斯达黎加,南非,伯利兹和其他国家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37.
北京和上海市居民冬夏两季饮用水消费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是人体暴露于有毒物质的重要暴露源,为了定量描述饮用水中污染物对暴露人群所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饮用水的健康风险评价做了大量的研究.通常,健康风险评价需要污染物毒理学数据和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数据.目前,针对很多的有毒污染物,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应用于健康风险评价的毒理学数据库,同时积累了大量可用的有效数据.而对于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数据,则是健康风险评价所要研究的重点.正确估计暴露人群的暴露剂量需要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消费信息.例如,暴露人群每天消费的饮用水水量.美国环保局(EPA)认为成人每天消耗的饮用水水量为2L·d-1,此外,饮用水的消耗量会随着暴露人群的身体活动状况和所处环境状况(温度,湿度等)的改变而改变.目前,许多研究都是关于饮用水消费信息的,总体来讲这些研究结果基本上与美国环保局所采用的饮水消耗数据相一致.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居民有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的饮用水消费方式,如果在进行中国居民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应用美国环保局的假设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在我国开展并不多,尤其缺少中国居民饮用水消费习惯的数据库.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在我国进行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时只能从基础做起,积累有效的数据.本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2002年到2004年分冬夏两季分别进行了4次饮用水消费习惯调查.研究采用随机入户方式(2004年至2005年),与中央电视台-索福瑞联合调查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参加调查的家庭从中央电视台入户收视率调查的基础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在抽取过程中兼顾了不同城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和上海居民冬夏两季的日均饮水量分别为2.2L·d-1、1.7L·d-1、2.0L·d-1和1.8L·d-1,这一结果和美国环保局的假设基本一致.同时本研究考察了性别、年龄、职业和季节对应用水消费习惯的影响.研究表明,日均饮水量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北京的夏季调查中趋势明显(p=0.01);男性的日均饮用水量大于女性,在上海冬季和夏季调查中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冬季:p=0.01;夏季:p=0.04);季节也同样影响被访者的日均饮水量,但是在4次调查中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在北京冬季和夏季的调查中均发现了工作地点对饮用水消费习惯的显著影响(夏季p=0.01和冬季p=0.00).研究同样考察了居民饮用水消费类型,调查结果表明,煮沸后的自来水是中国居民最主要的日常饮品(上海夏季:58.3%;上海冬季67.9%;北京夏季:42.7%;北京冬季:60.0%).同时消费桶装纯净水的被访者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上海夏季:36.2%;上海冬季:24.7%;北京夏季:30.7%;北京冬季:60.0%).研究同时表明,在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牛奶和豆奶已经成为重要的日常饮品.极少量的居民(北京夏季:10.7%;北京冬季5.7%;上海夏季1.2%;上海冬季0.6%)有直接饮用自来水的习惯.研究表明滞留水(在自来水水管中滞留6h以上的自来水)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水,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中国居民几乎不直接饮用滞留水.当前,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但是这一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作为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的前期工作,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  相似文献   
38.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制度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其中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方法、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如何与包括规划环评在内的现行相关制度进行整合至关重要。规划环评技术导则和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指南分别由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与实施,两者均是为了避免规划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两者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方面密切相关,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基于对评价五要素的SWOT分析,明确了“双评价”和规划环评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的功能和应扮演的角色,归纳和研判了“双评价”和规划环评在执行上可能会面临的困境,深入解读分析规划环评技术导则和“双评价”指南的制度文本,提出以规划环评制度为基础,整合二者的相关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提高规划的编制效率以及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抚顺石化公司10年生产安全事件的数据统计、原因分析,探索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事故事件管理流程、事故事件原因分析模型,并通过结论建立安全事故事件管理模板化,为企业实现规范化、高效化的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