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智能控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智能控制的3大主要分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国内在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应当加强。最后对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2.
利用底栖动物研究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潘立勇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4):12-13,37
通过分析京杭运河徐州段4个断面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来研究京杭运河徐州段水质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3.
电解絮凝—生物炭滤池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电解絮凝-生物炭滤池串联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电解在28A/m^2的电流密度和20min的停留时间下运行,而调节生物炭滤池接触反应时间在150min,处理后的出水CODCr、BOD5及色度等 示能达到纺织染整工业废水的Ⅰ级排放标准。同时,该工艺具有很好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34.
常温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pH和ORP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BR反应器,在25℃下,以不同比例的NO3^-N和NO2^--N作电子受体,对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的pH、ORP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RP在内源反硝化过程中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反硝化结束时突然大幅度降低而出现特征点;内源反硝化过程中的pH值变化则与起始pH值和硝态氮浓度有关,当初始pH值较小、硝态氮浓度较低时,内源反硝化过程中pH极大值只出现一次,pH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性变化,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准确出现;当初始pH值较高、或者硝态氮浓度足够高时,则pH值在反应后期将维持在某个值附近并波动,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不明显,此种情况下,以ORP来指示内源反硝化过程的结束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35.
A/O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原理,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分置式A/O膜生物反应器,并且对其曝气方式进行合理改进,利用射流曝气强大的复氧能力和混合能力,使好氧区的泥水能更加均匀地混合以及能提供充足的氧气。并就其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其机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改进后的膜生物反应器在连续运行60天内,系统不排泥,水力停留时间为16h时,对COD、总氮、氨氮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70.7%,98.4%,出水CODCr、总氮、氨氮浓度分别在50mg/L,15mg/L,1mg/L以下。  相似文献   
36.
活化凹凸棒石对阳离子染料的脱色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化凹凸棒石对三种阳离子染料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脱色率随pH增加而递增,但各染料有差别;吸附过程似可分为两个阶段并呈现一级及应动力学的特征。用它作主要组份的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5%~99.8%和45.4%~72.3%;再生处理简单且其效果基本不降低,为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廉价的新型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7.
根据旋风除尘器排气噪声的频谱特征和现场背景噪声的分析,给出了低频、宽带共振消声箱结构的设计方法,从气流阻损的估算显示了低频消声箱结构的可行性,指出了低频降噪效果的可测性。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消声箱的低频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38.
调查城市供水和废水处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城市供水及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解决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9.
底泥扰动下藻类对不同形态磷在水体中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俊  李大鹏  李勇  黄勇  袁怡  李祥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9):2787-2793
研究了反复扰动与藻类共存条件下,水体中溶解性磷、颗粒态磷、生物有效磷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颗粒物质物理化学吸附与藻类生物利用对水体中磷消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扰动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生长,叶绿素a增加量仅为3.53μg/L(初始30μg/L)和4.80μg/L(初始120μg/L),而无扰动下该值分别为21.36μg/L (初始30μg/L)和14.49μg/L (初始120μg/L).并且,溶解氧水平和pH值均低于无扰动状态.扰动导致水体中总磷和颗粒态磷显著增加,但溶解性总磷(DTP)和溶解性磷酸盐(DIP)均有所降低.对于DTP而言,扰动状态下,颗粒物质吸附占90%,而无扰动下,则降低至60%,相应地,藻类生物利用则增加至40%.无论扰动与否,BAP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BAPP占BAP的百分比则有所增加.扰动状态下BAPP占PP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无扰动状态.这暗示了扰动对水体中磷迁移和转化的作用大于藻.  相似文献   
40.
羊韵  李勇  刘旭华 《环境工程》2010,28(3):63-65
气喷旋冲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烧结烟气脱硫装置(XPB)是宝钢针对烧结烟气特性自主研发的新型脱硫技术,较详细论述该系统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控制:增压风机风门或叶轮的控制、吸收塔进气箱温度的控制、吸收塔反应池pH值的控制、曝气管浸没深度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