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1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三峡库区淹没消落区土壤氮素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对三峡水库腹心地带(巫山-重庆主城区段)淹没消落区土壤中的不同形态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各形态氮之间及氮形态与土壤理化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淹没消落区土壤全氮(TN)含量在676.0~1769.7 mg·kg-1之间,均值为1182.3 mg·kg-1,TN主要由可转化态氮(TF-N)和非可转化态氮(NTF-N)组成,占TN的百分比分别为46.3%、53.7%;消落区土壤中TF-N组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成为水体的二次污染源,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淹没消落区土壤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在TF-N中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7.3%、33.9%,表明WAEF-N和OSF-N直接影响着淹没消落区土壤TF-N的含量;从各形态氮含量及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来看,均表现为WAEF-N>OS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离子交换态氮(IEF-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与NTF-N的相关性显著(p<0.01),与IMOF-N及OSF-N含量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TN的增加主要来自NTF-N,其次是IMOF-N及OSF-N;TF-N与WAEF-N、OSF-N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 与IMOF-N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TF-N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这3种形态的氮.TN与有机质(SOM)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TF-N、OSF-N与SOM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或SOM的输入对消落区土壤氮形态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保水剂对盐地种植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施加沃特保水剂有效缓解了200 mmol·L-1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生长的抑制,同时有效提高了精油的产量和含量.这种效果表现出了浓度依赖性,保水剂含量为每株1.5 g和2.0 g的处理效果较好.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200 mmol·L-1NaCl胁迫下,每株0.5 g和1.0 g的保水剂处理不能有效的改善9种精油主要成分的含量使其达到合格范围;而每株1.5 g和2.0 g的保水剂处理能够使9种精油主要成分的含量全部达到合格范围,提升了精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73.
磷限制下光照和温度对水华鱼腥藻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志坤  李哲  王胜  郭劲松  肖艳  刘静  张萍 《环境科学》2015,36(3):963-968
磷、光照和温度是淡水水体藻类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但磷限制下光照、温度交互对藻类生长动力学的影响鲜有报道.以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制实验与模拟分析,发现光照条件恒定,磷限制下水华鱼腥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温度条件恒定,磷限制下水华鱼腥藻的最适生长光照度为3 000 lx;但光照度过高,超过水华鱼腥藻光饱和点会抑制鱼腥藻的生长,生物积累量显著减少.通过拟合模型可知光热交互作用下水华鱼腥藻最适温度、光照度分别为21.03℃±1.55℃、2 675.12 lx±262.93 lx,该参数值接近春末夏初水体实际的光热条件.模型将为进一步预测水华鱼腥藻水华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4.
选取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为实验材料,在含不同浓度的悬浮泥沙中培养,测定其光合特性和胞内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显示,除低浓度悬浮泥沙组外,水华微囊藻比生长速率和chl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含泥沙组水华微囊藻的光合活性Fv/Fm显著下降.水华微囊藻的最大放氧速率Pm和光饱和点Ik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暗呼吸速率Rd和光抑制作用β显著升高.此外,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水华微囊藻单位细胞C和P含量显著降低,而单位细胞N含量略微升高;由于胞内P含量变化较大,导致N/P比和C/P比显著升高,而C/chla比值随泥沙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悬浮泥沙虽然因光衰减效应减少了水华微囊藻胞内C含量以及能量供给,但微囊藻通过调节自身生理机能和代谢策略,优先补给C和提高N的合成,节约P合成的能量,通过调节胞内C:N:P储存的优化分配,以适应含悬浮泥沙的外界环境维持生长.  相似文献   
75.
76.
制备及反应条件对Pt/Al2O3蜂窝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次涂层 浸渍法制备了蜂窝状Pt Al2 O3 催化剂 .并对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温度、O2 浓度和空速等不同反应条件下NOx 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 ,蜂窝状Pt Al2 O3 催化剂上NOx 转化率在反应温度为 30 0℃左右时出现最高值 .而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达到最高转化率所需的O2 浓度不断减小 ,分别为 8% ,6 %和 4 % .这可能是由于在高温下O2 会与NO发生竞争吸附 ,从而阻碍了NO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同时随着空速的依次增加 ,催化剂的活性逐渐下降 ,催化剂活性曲线的峰值依次向高温方向移动 .实验还说明 ,在过高的焙烧温度和较长的焙烧时间的制备条件下 ,蜂窝状Pt Al2 O3 的催化性能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高的焙烧温度和较长的焙烧时间能够导致蜂窝状Pt Al2 O3 催化剂的表面发生烧结现象 ,使得催化剂的比表面减小 ,从而导致活性降低 .  相似文献   
77.
CZB-1型竖直摆钻孔倾斜观测资料震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州台CZB-1型竖直摆钻孔倾斜仪观测资料对应双台河口ML2.4级地方震、渤海海峡ML4.1级、ML4.9级近震的研究与探讨.对危地马拉MS7.1级地震、所罗门群岛MS7.0级地震远场前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8.
79.
通过分析三峡小江回水区2007年5月~2008年4月115个样品叶绿素a的季节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表征小江回水区叶绿素a与不同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3种状态:Chla≤5 μg·L-1、5 μg·L-1-1和Chla>19 μg·L-1,目的是探讨小江回水区不同水平下Chla与同期各主要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了解三峡水库特定水域藻类季节演替特征提供参考. 全年数据下,小江回水区藻类总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0,Sig.≤0.01). 研究期间小江回水区叶绿素a、绿藻、硅藻、蓝藻、甲藻生物量均值分别为(9.58±10.77)、(1605±647)、(707±124)、(511±266)和(4019±1345) μg·L-1. Chla≤5 μg·L-1的水平下,绿藻、硅藻与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5 μg·L-1-1水平下,仅有蓝藻与Chl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hla>19 μg·L-1时,甲藻与Chl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它藻门与Chla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0.
三峡小江回水区氮素赋存形态与季节变化特点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李哲  郭劲松  方芳  陈杰  张超  田光 《环境科学》2009,30(6):1588-1594
氮素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生源要素之一,本研究对2007年3月~2008年3月三峡小江回水区水中氮素的跟踪观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不同形态氮素季节变化过程与相对组成特点.研究期间,回水区TN的平均浓度为(1?553±43) μg·L-1,季节差异显著但总体呈上升趋势.DIN平均浓度为(1?031±32) μg·L-1,占TN平均浓度的66.38%,是该水域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其中NO-3-N含量较高说明小江回水区总体上处于较强氧化环境且自净能力较强.DON、PON平均浓度分别为(273±23) μg·L-1、(249±23) μg·L-1,占TN的26.48%和24.15%;DON/PON比值为3.63±0.93,说明该水域氮素代谢强度与周转速率较高.小江回水区DIN在TN中所占比重从2007年3月约占TN的80%逐渐下降到2008年春季约占TN的60%,而TON在TN中的比重则相应上升,说明氮素赋存形态向有机态转变的趋势明显;而对DIN-TN和TON-TN的log-log线性模型斜率比较发现TON对TN的贡献将随TN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明该水域营养水平有升高的趋势.NH+4-N/NO-3-N同TON/TN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TON相对丰度的增加有可能使水体向还原性环境转变.同时NH+4-N相对丰度的变化同水中DON含量及其在TN中所占比重关系密切,但该水域DON氨化降解成NH+4-N并再次被利用的内循环过程是否存在或会否成为调控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