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田进行的二次采油,需要向油井注入大量的回注水。回注水管道中含有大量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铁细菌(FB)等,其生长、代谢和繁殖易引起金属管道腐蚀,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本文选取大庆油田回注水,用化学杀菌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合适应用条件是:pH值为5.0~9.5;对聚驱水采用异噻唑啉酮,采用均匀式加药方式,投加量为120mg/L,每3天加药一次;对水驱采用1227-异噻唑啉酮,每15天冲击加药一次,投加量为80mg/L。在此条件下,对于聚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为99.99%,腐生菌和铁细菌100%;对于水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可达100%,腐生菌99.99%,铁细菌99.99%。  相似文献   
22.
3种典型道路景观林对诸城市夏季小气候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不同道路景观林的小气候效应,以山东省诸城市龙柏(Sabina chinensis cv.Kaizuc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杨树(Populus)3种典型道路景观林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7月24—30日,分别在林内、林中和林外进行小气候要素观测,研究了3种典型道路景观林对夏季小气候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道路景观林与空地相比,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降低了太阳辐射强度,其中侧柏道路林降低最明显,降低了85.56%。道路景观林内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空气湿度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其中龙柏道路林空气温度在13:30最高(32.6℃),17:30处于最低水平(26℃),说明道路景观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道路景观林调节空气负氧离子方面差异较大,以空地为对照(689ind·cm~(-3)),龙柏道路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增至1 017 ind·cm~(-3),侧柏道路林和杨树道路林则显著降低,分别为333 ind·cm~(-3)和350 ind·cm~(-3),白天中各时间段3种道路景观林及空地之间的负氧离子浓度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道路林的郁闭度能显著影响林内小气候,其中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与道路景观林郁闭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显示,道路景观林对城市道路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侧柏道路景观林能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和土壤紧实度,显著提高土壤湿度;龙柏道路景观林能显著提高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对局地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湖、河道等污染日趋严重。目的:研究适合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修复技术。方法:使用以强化耦合生物膜技术(EHBR)为核心的修复技术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进行治理,并对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总氮(TN)跟踪监测。结果:通过增氧曝气及EHBR膜处理,COD浓度下降了54.90%,NH3-N和TN浓度分别下降了92.64%和93.77%。结论:该技术对于城市河道污水有良好的脱氮和去除有机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污染中的底泥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导致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的原因复杂多样,底泥释放的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污染物迁移后甚至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底泥治理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底泥污染治理技术,从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进行阐述,对原位修复技术中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和异位修复技术中底泥疏浚技术和污染物与疏浚物固相分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提出了未来底泥修复技术研究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库仑法测煤中全硫过程中一些易忽略而又影响测定结果准确的因素,解决的方法和实验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为典型的笋、材两用竹,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对麻竹适生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将为麻竹的因地制宜种植栽培和资源保护地选择提供有效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中国植物数字标本馆(CVH)、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GBIF)3种途径整理筛选出103个麻竹的地理分布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后的10个气候及土壤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当前气候情景下麻竹在中国的适生区格局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麻竹分布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研究发现麻竹总适生区大约为106.147 6万km2,其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在云南、四川、重庆也有分布,但不集中。此外,西藏墨脱县、察隅县境内亦有高度适合麻竹环境条件的区域分布。同时通过主要环境变量响应曲线分析得到麻竹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年均气温18.5~25.5℃、最冷月最低温6.5~17.5℃、土壤有效含水量23%~30%、最湿季度平均温度20.5~27.5℃。MaxEnt模型能精准预测麻竹的适生区分布格局,本研究结果对麻竹资源...  相似文献   
27.
该文介绍研究城市人类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方法,概述了环境中化学元素是城市化地区的重要污染源.通过研究诊断学中生物培养物与研究特殊的和非特殊的(生物化学的,形态学的和其它的)指标来评价工业引起的地球化学负荷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研究在低于客许值浓度的污染物作用下生物培养物中微量元素成分的起始变化,显示出流行病研究中城市内化学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地图具有很高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三种人工湿地植物组合,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三个方面对这三种组合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优湿地植物组合为芦苇和风眼莲组合。  相似文献   
29.
选用某种有机薄膜电容器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四地的库房开展了为期168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了电容量、损耗角正切值和绝缘电阻等性能参数。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该种电容器的贮存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A地的寿命最长,为44a;在D地的寿命最短,为32a。  相似文献   
30.
我国劳动派遣的产生,是随着劳动合同制的实施,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形成,用人单位单方解约补偿金的设立,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责任的承担等制度下逐渐出现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