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非洲爪蟾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洲爪蟾是研究内分泌干扰物的良好模型动物,其体外肝细胞可用于类雌激素活性评价、污染物代谢等研究.论文探讨了非洲爪蟾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采用两步原位灌注法分离非洲爪蟾肝细胞,通过胶原酶的作用使细胞之间解离,后经过一系列转速的离心,获得纯化的肝实质细胞.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法获得的细胞数量为2.5~5×106个,细胞成活率达95%以上,纯度在95%以上,细胞胞体透亮,折光性强,状态良好.培养24h后贴壁较好,每2d换液1次,可培养8~10d,细胞可满足多种后续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LEVAPOR移动床生物膜技术的工艺特点。该技术能够显著加强系统的脱氮能力,使废水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的一级A 标准。 LEVAPOR移动床生物膜技术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升级提供了一条经济,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风电场塔筒螺栓的腐蚀现状.方法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冲击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螺栓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前后螺栓螺母垫圈的成分均符合标准.对使用前后的螺栓进行冲击、拉伸、硬度性能测试均符合安全要求.使用前后,螺栓金相为1~4级,符合国家标准.晶粒度测试显示,使用前为7.5~8.0级,使用后为8级.通过螺栓截面成分分析,锈层内渗入的氯离子促进了腐蚀的发生.结论 在役的螺栓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综合作用下,螺栓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和缝隙腐蚀;最后对螺栓的使用及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4.
刘洋  李岩  尚静  戴涟漪  李星国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64-1970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3nm、晶型为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混晶的TiO2光催化剂,并且利用此催化剂对室内空气中主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甲苯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对不同的催化剂用量、光强、甲苯的初始浓度以及氧气的存在对光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甲苯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光强与光催化降解甲苯的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呈指数关系;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降低,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氧气的存在加快了光催化降解甲苯的速率;对于光催化降解初始浓度为37.6μmol·L-1的甲苯而言,催化剂的最佳使用量为0.20~0.30g.  相似文献   
95.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茜素红降解进行了研究,藉助紫外光谱分析了其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在pH=7时,茜素红于60min便可以被完全降解,且其排放液接近无色,降解过程中溶液pH值降低,说明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羧酸类物质生成.两电极间的距离与催化剂对降解率有显著影响,COD先升高后降低,若在Fe^2 存在时,反应只需10min,且COD值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96.
对目前含卤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混合卤化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集输管网基数大、规模广、高度分散,自然地貌复杂、环境敏感,油气泄漏面临的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高,应急抢险难度大。笔者从集输管道的特点、选材和防腐工艺入手进行泄漏危害识别,主要类型为腐蚀穿孔,根本原因在于集输管网环境有利于硫酸盐还原菌不断滋生,微生物反应使无机硫化物(SO_4^(2-))转换为H_2S气体。根据年腐蚀穿孔频次确定出油管道、单井注水管道、采出水管道和老龄化管道为重点防控对象,进一步辨析了集输管道隐患风险防控面临的法律阻力、环境阻力、社会阻力和经济阻力。  相似文献   
98.
反硝化抑制石油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现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艾家湾作业区集输系统中硫化氢气体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生物竞争抑制技术对该石油集输系统中H2S进行了处理和现场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井生物前端抑制可以使集输系统中沉降罐、污水罐中H2S气体浓度由最初的268mg/m^3降低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要求的10mg/m^3以下。在实验周期内,系统中的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随加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从最初的3000cfu/100mL增加至600000cfu/100mL,而此时系统内的ORP值由硫酸盐还原菌生存的最佳微环境(-300~-350mV)升高至反硝化细菌生存的最佳微环境(-50--100mV)。16SrDNA测序结果表明,反硝化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增长很快,并得到适宜于艾家湾作业区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抑制的反硝化微生物主要是耐盐芽孢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奈瑟菌。完善了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次生H2S的生物抑制技术,证实了处理技术与实施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河西走廊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玲  李岩瑛  成华  李玲萍 《灾害学》2005,20(3):103-107
河西走廊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主要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等.本文利用河西走廊酒泉、张掖和武威三地区的降水、暴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等资料,分析了该区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引发滑坡、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构成了这些灾害的发生.分析了它们的主要出现地,圈定了落区,为今后准确预报地质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提出了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0.
对目前含卤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混合卤化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