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揭示煤吸附CH_4和CO_2热力学机制,选取新疆硫磺沟的煤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CH_4和CO_2等温吸附试验,利用Langmuir、Freundlich、D-R吸附理论模型对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基于吸附势能理论研究煤样吸附CO_2和CH_4的热力学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样吸附CH_4和CO_2曲线均符合Langmuir、Freundlich、D-R模型;CH_4和CO_2吸附势能均随着吸附量增大而降低,其等量吸附热和吸附熵变均随着吸附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且CO_2的吸附势能、吸附热、吸附熵变均大于CH_4;CH_4和CO_2吸附熵随温度升高总体呈降低趋势,其吸附势能不仅受表面力场影响,也受吸附焓和吸附熵的影响;CO_2等量吸附热受分子间竞争及微孔填充的影响。吸附热力学参数能用来表征煤体吸附特性,可从热力学角度揭示煤体表面竞争吸附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刘志云  李树刚 《劳动保护》2011,(11):114-115
本期讲座介绍了安全管理人员应学习掌握防灾减灾工程课程的重点,以及我国防灾减灾领域的薄弱环节与未来的发展。 安全管理人员对本课程应学习掌握的重点防灾减灾工程是为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不同的灾害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需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应急疏散时地铁乘客的非适应性行为,提高应急疏散效率,以知信行(KAP)理论为基础,构建地铁疏散乘客非适应性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乘客非适应性行为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中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乘客个体基础特征对非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疏散乘客安全知识及安全态度与非适应性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疏散乘客的性别、年龄及火灾经历对非适应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及乘车频次对非适应性行为无显著影响;疏散乘客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态度对非适应性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增强企业对安全信息的使用能力,并进一步为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安全系统和安全信息的研究进展,从安全系统的内部动态联系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借鉴安全信息流动和认知的相关研究,分析安全信息的共享过程,进一步构建安全信息流动过程模型,提炼出影响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的安全信息特性、安全信息质量、安全信息环境、安全信息能力和安全素质5个因素,并逐层分析,构建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体系。应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构建企业系统内部安全信息共享过程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5个主要因素对安全信息共享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安全信息素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煤的瓦斯放散性能是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瓦斯放散初速度是表征瓦斯放散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较多。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通过自主研发的MFGE-1型瓦斯放散初速度试验台,测定了粒径、水分、吸附时间及温度等影响下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应用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各因素对煤样瓦斯放散性能影响的敏感性,以及两者相互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瓦斯放散初速度试验装置可满足试验测定要求;粒径对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分、温度及吸附时间;绘制了各因素对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的直观分析图,得到瓦斯放散初速度随粒径、水分及温度增大而减小,随吸附时间增加而增大;与粒径、水分呈指数关系,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与吸附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并构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下商场火灾时非线性强、风险大,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的地下商场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建立了地下商场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遗传神经网络原理提出了地下商场火灾风险的遗传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其中采用了适用于少样本评价的灰色聚类方法来确定训练遗传神经网络的样本。将所建立的模型通过实例评价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在地下商场火灾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上保护层的开采及其渗透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自行研制了上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渗透性测试相似模拟实验台。本实验台解决了对两煤层处于不同间距及不同采高条件下的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渗透性变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被保护层随工作面的推进,瓦斯渗流速度的变化趋势,经历了由原始渗透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最后保持不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煤矿硫化氢异常富集主控因素,以陕西彬长小庄矿4~#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煤层热演化温度、吸附特性、孔隙特征、全硫含量以及还原性指数等影响煤体自身物化性质的主控因素,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广义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以定量的方式确定各因素的广义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当煤层硫化氢浓度由0.8×10^(-6)升高至6×10^(-6)时,对应热演化温度、吸附常数、BET比面积、全硫含量以及还原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96~113℃,28.8~36.2,0.412 5~0.986 4 m^2·g^(-1),0.21%~0.88%,3.1~8.5,主控因素综合关联度排序为:还原性指数>吸附常数>全硫含量>热演化温度>BET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合理选择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煤炭企业的长期安全发展,在分析现有的煤矿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不足的基础上,建立了人、科学技术、安全管理3个2级指标和16项3级评价指标的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确认了指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该指标既能反映事故预防与控制,也反映了企业长期安全发展。研究表明:煤矿安全投入促进安全供给和安全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发展,是逐步实现煤矿安全投入良性循环的基础,才能保证煤矿的长期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海飞    张静非    李树刚    张超      杨会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6):27-33
为了探究煤矿硫化氢异常富集主控因素,以陕西彬长小庄矿4#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煤层热演化温度、吸附特性、孔隙特征、全硫含量以及还原性指数等影响煤体自身物化性质的主控因素,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广义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以定量的方式确定各因素的广义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当煤层硫化氢浓度由08×10-6升高至6×10-6时,对应热演化温度、吸附常数、BET比面积、全硫含量以及还原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96~113 ℃,288~362,0412 5 ~0986 4 m2·g-1,021%~088%,31~85,主控因素综合关联度排序为:还原性指数>吸附常数>全硫含量>热演化温度>BET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