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生物降解法是近年来兴起的VOCs治理技术,它具有费用低、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目前,有关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研究大部分都以细菌作为优势微生物,而对于真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真菌具有耐干燥、耐弱酸等特性,使得其在处理疏水性VOCs上具有明显优势。分析了真菌的降解特征及优势,总结了已分离到的可降解VOCs的真菌及其善于降解的污染物,重点探讨了影响真菌生物反应器VOCs降解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动力学研究,并对今后真菌降解VOCs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2.
气候变暖已成为近几十年研究的热点,但是有关温度升高对螺类形态变化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利用中型室外模拟控制系统(Mesocosm)模拟百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实验设置对照组与升温组两个处理,以此探求水体温度升高对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形态的影响。应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得到铜锈环棱螺壳高、壳宽、轮廓面积与周长4个形态参数,并分别与质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种处理回归方程的差异,发现螺类周长随温度升高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升温增加了螺类春季个体增补数量。升温对于螺类形态变化影响体现在以下3方面:升温显著增加了铜锈环棱螺的密度,加剧了种群个体间竞争,促使性成熟个体趋于小型化;升温改变铜锈环棱螺食物质量,通过影响螺类生长过程对螺类形态变化产生作用;升温改变了水体p H值,进而影响螺类外壳的钙化率和水体中钙可利用程度,对螺类外壳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最终导致螺类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3.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规划实施5年来,催生了大量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缺乏协调发展。通过对各产业集聚区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产业园区个体分布与整体空间协调、个体与整体定位协调、个体之间定位协调等方面问题,提出应当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4.
运用重大事故情景构建技术手段,按照底线思维原则,构建VOCs处理系统巨灾场景,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基钻屑存储池、岩屑储存池爆炸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为场景推演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通过对事故场景各个环节应急任务进行梳理,讨论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分析所需资源与现有资源存在的差距,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5.
本文构建了2.0L具有微生物隔膜的模块化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底物,在连续流运行模式中,系统考察了微生物隔膜(MS)在MFC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功能特征.结果表明:发育成熟的微生物隔膜可以稳定维持MFC阴阳极室间的溶解氧(DO)浓度梯度,使阳极室平均DO浓度低于0.5mg/L,同时使完全混合的阴极室COD浓度低于50mg/L,避免了电解液性质对于电极反应的抑制.微生物隔膜可以实现离子的跨隔膜迁移,进而平衡阴阳极室间的pH值;阴阳极室间存在的跨隔膜离子梯度意味着微生物隔膜完全分隔了两极室内不同的微生物代谢类型,阴极快速的好氧代谢可能导致了阴极室离子强度的降低.微生物隔膜对于MFC中COD和DO梯度的保持以及pH值的平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将严格保证MFC的正常运行.同时,本文论述了在面向规模化应用的MFC中装配微生物隔膜的巨大技术与经济优势,综合评价了微生物隔膜的效能特征,为进一步推广面向实际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电化学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6.
佛山陶瓷业发达,但陶瓷企业排放的废气污染不容忽视。2013年在对佛山市内陶瓷企业排放废气中SO2、NOx、颗粒物的浓度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及统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地陶瓷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7.
2012年12月21日,由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办的吉林省第二期"送三精蓝瓶回家"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宣传暨管理员培训班在长春市举行。此次培训深入浅出地宣传了什么是环保、现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介绍了如何参与"送三精蓝瓶回家"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实施"碎瓶",为下一步更好的实施此项公益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8.
利用九江台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形变各测项受温度、降雨、气压和水位等因素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年变动态较好的测项往往固体潮质量稍差、受降雨影响较小,且主要受控于洞温,而年变形态较差的测项往往受降雨影响明显;气压短期大幅波动对各测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位变幅较大时对大多数形变测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9.
立式宽极距多电场组合管同心圆静电收尘器在辽阳小屯水泥厂煤烘干机上首次应用 ,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在此对该组合管同心圆静电收尘器的原理、设计新特点等方面作出了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160.
为了研究500k V户外型变电站作业场所的电磁环境,利用EFA-300电磁场强分析仪对9座不同类型的500 k V变电站作业场所的电磁场强度进行实测。共设置412个测点,覆盖3种典型变电站的室内作业场所和室外作业场所。测试结果显示:室内作业场所电磁场强度均远远低于国家关于公众暴露限值的标准(E≤4 k V/m,B≤100μT);不同类型500k V户外型变电站室外作业场所的电磁场强度平均值由高到低为:HGIS型变电站>AIS型变电站>GIS型变电站,表明GIS型配电方式更有利于减轻电磁污染。室外作业场所共有19.8%的测点电场强度超过我国行业标准(E≤5 k V/m),0.7%的测点磁感应强度超过我国行业标准(B≤500μT),其高电磁场强度区域集中在高压侧设备区以及电抗器密集区,最高电场强度达到14.860 k V/m,最高磁感应强度达到856μT,应重视此类区域工作人员的电磁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