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加强武器装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与特征及其对武器装备的影响,重点从武器装备的电磁兼容设计、装备训练、战场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武器装备管理的对策,为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武器装备的使用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结果紫而使其褪色的催化作用,建立了灵敏的催化光度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测定范围为0.02-0.16μg/mL,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3.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目前,GIS技术已广泛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灾害评估、区域流域环境规划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管理的有效决策支持工具。本文介绍了GIS技术在金华江流域水污染控制决策方面的应用, 其中重点介绍了在GIS支持下,金华江流域水污染决策模型( 水质模型) 的建立、程序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84.
GIS支持下水质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目前,GIS技术已广泛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灾害评估,区域流域环境规划等众多领域,。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管理的有效决策支持工具。本文介绍了GIS技术在金华江流域水污染控制决策方面的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在GIS支持下,金华江流域水污染决策模型的建立,程序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85.
近一个时期以来,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就如同“井喷”一样频发,职业病患者激增,江河污染、生态破坏触目惊心,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正常生存环境构成了直接威胁,也使得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体制受到严峻的挑战。虽然中央三番五次强调狠抓这类问题,领导也一再作出批示,但还是难以有效遏制,以致出现  相似文献   
86.
湖北省榉树自然种群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湖北省天然榉树的自然种群分布现状、种群特征及种群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榉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 000 m地带,不同程度地分割包围在谷底和山腰,地理分布点呈收缩集群分布,种群规模较小;采用方差/均值法对榉树地理分布格局类型进行分析,其值=1.66>1,表明其分布点的地理分布趋于集群分布。湖北榉树种群星散间隔的地理分布形式,使地理分布点间产生空间间隔,成为相互间基因交错的障碍,而较小的种群规模,增加了遗传漂变的机率,导致遗传上的不稳定性增加,影响种群的生存能力,这些是导致物种趋向濒危的重要原因。湖北榉树种群这种分布现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境的特定要求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对榉树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导致的生境片段化。应借助于人为帮助,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其种群规模,促进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以利保护。  相似文献   
87.
为实现重金属复合污染(Pb、Zn、Cu和Cd)土壤同步修复,构建土壤-小白菜体系,探究赤泥(RM)、纳米赤泥(RMn)以及纳米赤泥负载纳米零价铁(RMn-nZVI)这3种不同赤泥基钝化剂对Pb、Zn、Cu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并考察土壤中Pb、Zn、Cu和Cd形态分布对小白菜积累Pb、Zn、Cu和Cd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3种钝化剂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酸可提取态(F1)Pb、Zn、Cu和Cd含量,增加残渣态(F4)含量,最终钝化效果表现为:RMn-nZVI>RMn>RM.此外,3种钝化剂显著降低了小白菜可食用部分Pb、Zn、Cu和Cd的积累,其中RMn-nZVI处理下降低程度最高,Pb、Zn、Cu和Cd含量分别下降35.11%、45.05%、69.52%和59.63%.结果表明,纳米赤泥负载纳米零价铁新型钝化材料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8.
针对供热系统的安全节能自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供热系统存在的水力失衡、能耗高、故障多、事故风险大等问题,分析了系统中的主要能耗环节和危险性,提出了安全节能自控系统的结构,详细研究和分析了主系统和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节能机制,设计开发了集实时智能自动监控、预警报警、故障诊断、数据管理、安全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节能自控系统。所开发系统的工程示范应用表明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节能降耗、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9.
中国在2020年完成现行贫困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以发展差距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通过降低不平等、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来治理相对贫困问题,对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该研究研究地区发展差异和不平等对中国弱相对贫困标准构建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层次和不同贫困标准下的中国相对贫困分布状况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对贫困标准构建框架,最终使用Shapley分解和Fairlie分解两种方法对中国城乡相对贫困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对贫困与不平等密切相关,但最终决定于各地区具体的收入分布形态。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对相对贫困线的设定和相对贫困的分布都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贫困和不平等程度均高于城镇地区,不论是使用全国统一的还是城乡分设的相对贫困线,农村地区将依然是中国未来扶贫的主战场。收入、工作、生活质量、户主教育和省份是城乡相对贫困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收入和工作解释了2018年城乡相对贫困差异的49.88%,生活质量和户主教育分别解释了10.41%和9.28%。但是不平等和生活成...  相似文献   
90.
CH3NH2(一甲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而被大量使用,其嗅阈值低,具有刺鼻的鱼臭味,是一种典型的恶臭气体. 选取PS(过二硫酸盐)作为氧化剂,采用湿法吸收氧化去除CH3NH2. 在探讨CH3NH2的吸收性能的基础上,比较了4种方式〔Fe2+活化PS、CA(柠檬酸)螯合Fe2+活化PS、Fe0活化PS、CA联合Fe0活化PS〕对CH3NH2湿法氧化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CH3NH2 气体在酸性条件下易溶于水;单独用Fe2+或Fe0活化PS处理CH3NH2时,Fe0活化后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Fe2+;然而,在联合使用螯合剂CA之后,Fe2+活化的去除效果反而优于Fe0. CA螯合Fe2+的CH3NH2去除率由单独Fe2+活化时的32%升至64%,Fe0活化与CA联合Fe0活化去除率均提升至40%.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活化方式下Fe2+释放速率不同所致,释放速率直接影响了Fe2+的存在时间,Fe2+活化PS速率对于氧化去除效果有影响,并最终影响CH3NH2的脱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