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模拟贮存影响的环境试验导则》(GB24 24.19—8X)的草案初稿于1983年7月提出,10月份在环际委第五大年会上进行了初审,同时以书面形式征求意见,共收到22个单位的复函。其中15个单位同意,7个单位提出了17条修改意见。根据初审结果及来函的意见,1984年2月本贮存环境工作组提出了本标准的审查稿,由环标委以(84)环标字第  相似文献   
12.
大庆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208 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人均供水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属中度缺水地区.随着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和面源污染的加剧,大庆市的水环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分析了大庆市水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第四种驱油技术方法不断成熟应用也日渐广泛。介绍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特点、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技术标准。还介绍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动态,提出了今后研究的着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含油污水处理用絮凝剂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所用絮凝剂的种类、性能,介绍了目前该类絮凝剂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5.
苯污染地下水系统更硝化菌分布及其净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降解作用是地下水系统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过程中最重要的破坏性衰减机制。在分析中,以我国某受苯污染水源地的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该地下水中反硝化菌的分布,筛选出2株土著反硝化菌,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证明其具有降解苯的能力,同时结合水源地历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从地球化学及生物学2个方面说明了该地下水中存在反硝化菌对苯的生物净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下水中苯自然衰减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生物强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中,而竞争力和适应性强的高效菌株筛选是生物强化技术的决定性因素.论述了利用具有代谢性能的可移动基因片段强化、基因工程菌强化和常规微生物学手段分离菌株的生物强化技术,并阐述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去除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维持生物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油污土壤微生物治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微生物法治理油污土壤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油等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降解效率,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降解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梅州为例,对城区小区域内3个站点的SO2及PM10浓度进行统计,分析SO2及PM10浓度变化的发生偏离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布情况,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决策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结合普光气田地面集输工程防雷工作的开展,就如何解决山区土壤电阻率高和电力系统防雷,如何提高电力、通讯、SCADA和RTU等自控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