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明确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协同脱氮除碳过程,采用ABR反应器控制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75 mg/L、110 mg/L,研究在不同进水COD浓度下脱氮除碳效果。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的不同隔室脱氮除碳途径存在差异,低浓度COD(质量浓度120 mg/L)为Anammox菌和反硝化菌之间良好的协同作用提供了保障从而实现稳定高效脱氮除碳,TN和COD去除率分别在98%和79%以上,但在高进水COD(质量浓度120 mg/L)条件下,异养反硝化作用增强使得COD去除率可达到92%,Anammox受到限制致使总氮去除率降至70%。  相似文献   
122.
nZVI对亚硝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冲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批次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纳米零价铁(n ZVI)对亚硝化颗粒污泥(NGS)性能的冲击性影响,并对氮形态转化规律、氨氧化菌比耗氧速率(SOUR-A)、胞外聚合物(EPS)与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组成、铁元素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n ZVI投加量从0mg·L~(-1)提高至10 mg·L~(-1)时,SOUR-A值显著提高,NGS对氨氮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亚硝态氮比累积速率(μ(NO-2-N))由27.3mg·g~(-1)·h-1提高至30.7 mg·g~(-1)·h-1,EPS中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上升.然而,当原水中n ZVI浓度高于25 mg·L~(-1)时,SOUR-A值大幅降低,EPS与SMP中的多糖组分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当n ZVI投加量达到700 mg·L~(-1)时,NGS对氨氮的去除率降至58.9%,μ(NO-2-N)值为17.5 mg·g~(-1)·h-1,仅相当于对照组的64.1%.此外,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的结果表明,n ZVI在NGS表面的大量吸附不仅严重抑制了功能微生物的活性,也会显著改变污泥表面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3.
在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硝化过程是由自养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共同完成的.2类细菌的N2O生成机理及逸出量与系统中溶解氧的高低密切相关.了解硝化系统中的典型菌种自养菌Nitrosomonas europaea和异养菌Alcaligenesfaecalis生成N2O的机理是控制硝化过程中N2O逸出的理论基础,通过筛选优势菌种构建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则是控制N2O逸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4.
对氯化消毒过程中形成有害副立物的母体、副产物的形成途径,种类有其形成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探讨并提出了控制消毒副产品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5.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和运行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和运行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根据BNR工艺的复杂性。提出应加强对操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并提高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6.
纳米材料与TiO2光催化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结合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介绍了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反应原理、TiO2的材料使用及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7.
<正> 臭氧作为消毒剂和强氧化剂,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既可用于消毒,也可用于降低BOD和COD水平,氧化氨类,去除色、营养物和悬浮固体等,而且这两种处理效果往往互相渗透,同时获得。臭氧进入美国城市污水处理领域较中欧、法国晚。在早期,臭氧主要用于去除被处理水中的色、臭、味及氯化前的预处理。美国对臭氧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所进行的广泛的研究工作开始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主要集中在路易斯维尔、芝加哥、洛衫矶和纽约等城市。1971年Airco公司在华盛顿BLue Plains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臭氧  相似文献   
128.
人工湿地系统的除污机理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根据人工湿地系统的基本构造、植物的作用特性及有关研究,分析了该工艺中氧的转移变化规律,对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机理和湿地床系统中微生物种类、数量及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湿地床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是通过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实现的;氮的去除以连续地硝化和反砂化作用为主要途径;磷则是通过湿地床的截留、聚磷菌的过量吸收及与填料床中砾石的反应等过程而去除的。湿地床植物根系较高的氧化还原势为微生物的活动创了有利的条  相似文献   
129.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中重金属的去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尚属初步应用阶段,对其渗沥液的处理技术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渗沥液中BOD_5/COD之比较高(随填埋场的“年龄”而异),因而可用生物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但由于渗沥液中不仅含有高浓度的COD,NH_4~+-N,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因而在进行生物处理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防治过量的重金属离子对生物处理过程的抑制作用,保证处理过程的正常运行.一、实验部份1.水质情况渗沥液水样取自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集水池.其水质情况如表1所列.  相似文献   
130.
<正> 目前,对饮用水中出现三卤甲烷(THM)类化合物的问题研究颇多。一致认为,饮用水中出现与致突变或致癌变性有关的三卤甲烷的类物质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广泛使用氯而直接引起的。当源水污染较为严重时,出水中这些物质的浓度很高。70年代初荷兰和美国的水处理研究者发现了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类化合物的含量与肿瘤的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关系。鉴于上述情况,人们开展了代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对除氯之处的消毒剂(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