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梅雨季节降水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柱离子色谱系统和电导检测的方法,以丙二酸-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一次进样,即简便,有效地在30min内完成了雨水中SO^2-4,Cl^-,NO^-3,F^-,Na^ ,NH^ 4,K^ ,Mg^2 ,Ca^2 9种离子的同时分离,用于梅雨季节上海某区连续降雨15h期间的雨水组分的连续测定,结果良好,还讨论了梅雨季节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2.
详细叙述了二口恶口英样品的采集方法和提纯过程,应用色谱——质谱仪(GS/MS)分析.  相似文献   
273.
一,概况厦门市电化厂糖精生产车间重氮工序排出含铜废酸水,铜离子含量8~9克/升,酸度9~10%(以HCL计)。未经治理排入大沟,排放高峰期铜离子含量达550毫克/升,超过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铜离子cu~(++)≤1毫克/升),严重地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有色金属铜的大量的浪费,该厂糖精年产量300吨,每年排入大沟的硫酸铜约75吨,每吨硫酸铜国家牌价为2200元,合计16.94万元,此外,每年被环  相似文献   
274.
纳米锐钛型TiO2催化超声降解甲基对硫磷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温活化处理过的纳米锐钛型TiO2 为催化剂,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有机磷农药的代表性化合物———甲基对硫磷超声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锐钛型TiO2 的作用下,甲基对硫磷的超声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超声的降解.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在超声波频率40kHz,输出功率5 0W ,催化剂用量10 0 0mg·L- 1 ,pH为5 0 0 ,温度为2 0℃,甲基对硫磷水溶液初始浓度5 0mg·L- 1 的条件下,5 0min时的降解率即可达到95 %以上.  相似文献   
275.
国内外螺旋藻的生产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76.
张红健  潘王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2):203-204
草甘膦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通过对草甘膦生产工艺中主要产生污染物的双甘膦工段的改造,用三氯化磷一次合成双甘膦,可提高反应转化率,降低物料消耗,减少废水排放,达到实现减污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7.
复合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和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水质变化、植物特性和湿地结构的一些规律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8.
为探讨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_(2.5)重污染时空演变特征,对"2+26"城市7年间的大气环境监测网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年际变化上,重污染过程次数逐年下降,发生时长和强度分3个阶段大幅降低。相比2013年,2014—2016年重污染小时数、天数和峰值浓度均降低了一半左右,2017—2019年则下降了约80%。目前,区域重污染过程以持续1~2 d的较短过程为主。在季节分布上,全年重污染集中于秋冬季,其中冬季占比从60%升至80%,尤其是1月的重污染占比最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区域差异明显缩小,呈相对均匀化趋势,区域污染中心有所南移,南部的冀南豫北区域在区域重污染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在污染成因基本类型上,污染排放导致的积累型为主要类型,占比约90%;沙尘型及烟花爆竹燃放型的总占比约为10%,虽然其占比较低,但近年的比重较稳定,未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79.
对银川地区菜地土壤和蔬菜中有害元素进行调查并作出初步评价.表明该地区菜田土壤中氟、铅、汞有一定程度污染,镉污染也已露头;一定比例的蔬菜中,受到轻污染的元素有:铜、锌、铅、镉、砷和氟;汞在28.3%~53.2%的大白菜和青萝卜中受到中度及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280.
野外模拟扰动方式对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扰动是水体的固有特征.为探究扰动方式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扰动方式(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对太湖浮游植物的影响,并在试验期间测定各扰动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中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92、19.42、58.27 mg/L,平均细胞密度为1.06×108、1.23×108、3.48×108 L-1,持续扰动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②在间歇扰动组中,浮游植物优势种始终是微囊藻,其占比平均值为84.61%;对照组和持续扰动组中,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由微囊藻逐渐转变为湖生伪鱼腥藻,其中微囊藻占比从试验开始时的77.84%到试验结束时分别降至4.72%和5.62%,而湖生伪鱼腥藻从试验开始时的0.55%到试验结束时分别升至94.40%和90.52%.③对照组、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中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02、1.03和1.63,持续扰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间歇扰动组.研究显示,在该试验条件下,间歇扰动有利于维持微囊藻在太湖浮游植物中的优势地位,同时表明扰动方式显著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