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21.
王保卫  陈克爱 《安全》1994,(3):34-34
1993年10月12日凌晨2点40分,“轰隆”一声巨响,桑植县芭茅溪纸厂正在运行的2~#蒸球发生爆炸。蒸球料盖冲出,将5间厂房砸毁;蒸球翻滚时又将另两间厂房砸垮,厂房内其它设备严重损坏,27岁的蒸球操作工向永红当场死亡。经检验部门检验,蒸球本体严重碰伤变形,面积达5700cm~2,判为报废。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2.
123.
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应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M≥4的6759条地震信息和2000年中国672个城市的有关信息,采用中国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和城市地震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指数CV,构建了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指数W X,并编制了相应的分布图.研究表明:中国41.82%的城市历史上发生过≥4的近源地震.CV高值城市的分布与我国城市群、城市带的分布并不一致.华北地区、台湾岛地区是我国城市高危险度的高密集区,其次是福建广东沿海、云南省、新疆天山山脉等地区.WX值在3.0以上的37个城市应作为国家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城市.  相似文献   
124.
中国救灾物资代储点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优化国家救灾物资代储点布局的目标是要提高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救灾时效性.构建了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交通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包括陆地综合通行能力指数、空运通达时间和陆地交通通达时间,编制了相应的数字地图.结果表明:全国陆地交通综合通行能力在地域上是不平衡的,东南地区远远大于西北地区,其中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最大;从通达时间来看,要以现有的10个代储点为中心来覆盖全国,空运至少需要7h,陆地交通运输至少需要48h,这使得许多地区的交通应急响应能力因运输时间过长而降低.最后,提出了国家救灾物资代储点的优化布局方案,建议新增6个代储点,以此实现灾中空运3h,全国各地均可送达救灾物资;陆运6h,全国近90%的地区可送达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125.
在经典风险评价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建立了简明水灾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完成了中国九大都市群的水灾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都市群水灾风险呈现出以都市区中心市为核心的(近)圈层状分布;水灾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唐、吉黑、中原、成渝、辽中南和山东半岛都市群.基于上述研究,强调应建立包含水灾综合风险评价、水灾风险应急预案编制与情景模拟以及水灾风险区划与规划的水灾风险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6.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兴和县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旱灾灾害系统及其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指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是一个过程性评价:灾前-灾中强调区域农业生产系统的易损性,灾中-灾后强调区域里的人应对旱灾的适应性.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兴和县为例,进行了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在县域尺度上主要受农牧用地比例的影响,在农户尺度上取决于非农牧收入比例的大小,所以合理、有效的农牧结合发展和非农牧产业发展有利于降低该地区的农业旱灾脆弱性.  相似文献   
127.
近5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26  
采用省级报刊信息源 ,建立了中国旱灾数据库 ,运用数字地图技术 ,重建了 194 9~ 2 0 0 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格局。研究表明 :全国旱灾空间格局总体呈东西分异 ,重旱灾区域在北方 ,并相对集中分布在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和宁夏 ;在南方主要分布在中部 5省 (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 )及四川东部、贵州和云南中东部。全国旱灾的范围有向西部扩展的趋势。全国旱灾动态变化趋向总体呈现南北分异。长江以北地区为旱灾灾次增多区 ;长江以南地区为旱灾普遍减少区或变化不明显区。  相似文献   
128.
福建省内河通航水域较为发达,全省现有内河通航河流71条,通航里程4557公里,通航水库、湖泊97个,通航水域面积520.8平方公里.全省内河登记在册运输船舶4078艘,载重吨73704吨,客位20773个.随着航运经济的迅速发展,水上交通事故特别是内河营运船舶的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2000-2002年间,全省内河发生交通事故50起,死亡1 5人,沉船36艘,直接经济损失152万元,其中营运船舶事故发生率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如何做好营运船舶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稳定发展,成为水运管理,特别是地方海事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究其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9.
利用多孔射流扩散及射流叠加原理,采用双层叠板结构,研制出一种耐磨节流风量调节阀。可以取代目前除尘管网中广泛采用的节流管及风量调节阀来平衡管网阻力,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使用寿命长,安装位置不受限制,调节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30.
为了头顶上庄严的警徽,他严格执法,不为亲情 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他 每天提早半小时上岗、推迟半小时下岗,连妻子临产 也照常上岗……他就是南平市劳模、建阳交警大队市 区中队民警左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