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81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臭氧氧化自来水生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可同化有机碳研究某石化地区臭氧氧化自来水的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地下水原水AOC含量为413μg/L,不仅有生物稳定性,水源遭到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22.
生物陶粒处理深圳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利用生物陶粒对深圳水库水进行了生物预处理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陶粒能有效地降低水中的NO2-N、NH3-N、OC、浊度、色度、Mn和藻类,在工作滤速为4m/h,气水比为1:1的条件下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84%、21.4%62%、47%、89%和68%,是解决水源水微污染问题有效的预单元工艺。  相似文献   
23.
南方某市水源水、自来水的致突变活性现状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es试验方法评价现有水处理工艺与模拟水厂水处理工艺对水的致突变活性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水源水的致突变活性呈阳性,T(传统处理)工艺出水致突变活性进一步增强;BT(B为生物处理)工艺能使致突变活性降低,但仍为阳性;BTC(C为活性炭)、OBTC(O代表臭氧)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和控制水中的致突物,使水的致突变活性转变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24.
生物预处理对微污染地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膜过滤法对某江水、生物滤池出水和常规处理出水进行了分子量分析 ,考察了 2个单元对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 :原水中分子量小于 1K的有机物占总DOC的 80 % ;生物滤池对分子量小于 0 .5K、0 .5~ 1K及 >60K的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 2 7.2 %、2 6 .9%和 1 6 .3% ;常规处理对以上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 39.2 %、30 .3 %和 2 9.6 %。  相似文献   
25.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矿井会涌出大量地下水,由于井下生产与生活的污染,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必要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危害;同时这些矿井水的流失,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目前国内外都比较重视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我国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与回用能力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据第  相似文献   
26.
饮用水低温生物预处理生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给饮用水低温生物预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陶粒柱连续流生物反应器,于低温(水温2─5℃)季节,对某水源水进行预处理的同时,研究和探讨了陶粒柱生物反应器的生化活性。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在低温季节对原水的净化效果较好;陶粒柱反应器内TTC-脱氢酶活性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呈梯度分布;低温条件下测定的反应器上、中、下层生物陶粒TTC-脱氢酶活性分别为22.39、5.70、0.408μgTF/cm3·h-1;生物陶粒TTC-脱氢酶活性与活性细菌数的时数(logABN)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93.n=25)。因此,可以认为,TTC-脱氢酶活性是研究和描述饮用水生物预处理效果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27.
天然和人工叠加流场下弥散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污灌区浅层含水层进行了现场弥散试验,采用氚做为示踪剂,瞬时投放.因为天然流速较弱,通过注水形成天然的和人工的叠加流场.根据流场特性。建立以Φ-Ψ坐标表示的移流弥散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数值方法求解,其中二维模型应用分裂格式.通过计算的浓度曲线与实验曲线拟合,求得纵、横向弥散率.  相似文献   
28.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江水为原水,研究某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陶粒滤池、混凝、沉淀、过滤、臭氧氧化、活性炭滤池)各单元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水样的TOC、UV254、CODMn和AO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陶粒滤池对TOC、UV254、CODMn和AOC的去除率分别是25.4%、29%、21.6%和54%,有效地减轻了后续单元的负担;臭氧-活性炭技术对TOC、UV254、CODMn和AOC的去除率分别是39.3%、60.8%、49.8%、77.8%,因此,组合工艺能确保饮用水的优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以A江水、B河水为原水的常规处理工艺和以C湖水为原水的两种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水样的AOC、TOC和UV254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工艺对AOC的去除率分别是63.6%、-97.9% 、84.2%和94.7% ;对TOC的去除率分别是61%、6.6%、66.7%和75% ;对UV254的去除率分别是17.9%、25.6%、83.3%和95.1% ,与深度处理工艺相比,常规处理工艺不能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生物活性炭内吸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确定BAC内2种机理去除有机物分配比例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以BAC进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可生物降解有机碳(BDOC)浓度变化作为评价参数,并利用此方法确定了臭氧投加量对2种去除机理的影响.臭氧化可以使BDOC浓度增加,臭氧投量为2~8mg/L时,BDOC增加0.12~0.54mg/L;BAC过滤使出水BDOC浓度降低为0.23~0.31mg/L.随着臭氧投量增加(2~8mg/L),在BAC内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比例从46%增加到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